故意杀人罪服刑是否每年都能减刑
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5-02-18
对于在监狱服刑的犯罪分子来说,要想早日出狱,回归社会,做一个正常的人,那就必须在监狱中认真改造,真心悔罪,争取在监狱中获得减刑,那么故意杀人罪服刑是否每年都能减刑?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供大家学习参考。
故意杀人罪减刑规定及限制
减刑的定义和范围
减刑是指对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具备法定的减刑情节时,由负责执行刑罚的机关报送材料,人民法院依法予以减轻原判刑罚的刑事司法活动。狭义的减刑仅包括依法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的减刑,而广义的减刑还包括死刑缓期执行、罚金、缓刑及因主刑减刑后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减刑。
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六条,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减刑起始时间和间隔时间有明确规定。具体规定如下:- 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罪犯,应当执行一年以上方可减刑;- 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罪犯,应当执行一年六个月以上方可减刑;- 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罪犯,应当执行二年以上方可减刑。此外,根据罪犯的悔改表现、立功表现和重大立功表现,减刑的限度也有具体规定:- 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的,一次减刑不超过九个月有期徒刑;- 确有悔改表现并有立功表现的,一次减刑不超过一年有期徒刑;- 有重大立功表现的,一次减刑不超过一年六个月有期徒刑;- 确有悔改表现并有重大立功表现的,一次减刑不超过二年有期徒刑。被判处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罪犯,两次减刑间隔时间不得少于一年;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罪犯,两次减刑间隔时间不得少于一年六个月。减刑间隔时间不得低于上次减刑减去的刑期。同时,对于有重大立功表现的罪犯,可以不受减刑起始时间和间隔时间的限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八条,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如果在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并确有悔改表现或立功表现,可以减刑。而对于具有重大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应当减刑。重大立功表现的范围包括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在抗御自然灾害或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等。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也有明确规定:- 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判处无期徒刑的,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十三年;- 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二十五年;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二十年。因此,故意杀人罪减刑必须符合相关法律规定,并且不能每年减刑,而是根据具体情况和法定减刑情节来确定减刑起始时间、间隔时间和减刑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