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追究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吗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运用 > 量刑法律知识

可以追究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吗

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5-01-19

 
181342
根据国家法律所规定的,对于犯罪人员公安机关是可以立案侦查的,但是很多时候对方是属于精神病人,那么对于精神病人可以追究刑事责任吗?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解释一下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于大家有帮助。

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能力及其判断

一、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能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的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情况下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后,不负刑事责任。但是他们应当受到家属或监护人的严密看管和医疗,并在必要时接受政府的强制医疗。对于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状态正常时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而对于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情况,虽然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二、判断精神病人的刑事行为能力

对于精神病人在犯罪时的刑事行为能力,需要由鉴定机构进行认定。鉴定机构一般应当综合医学标准和心理学标准进行认定。

1. 医学标准

医学标准要求满足以下条件:- 行为人必须是精神病人,即医学上的精神病人;- 精神病人实施了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且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如果没有这种因果关系,精神病人就排除了无刑事责任能力的可能。

2. 心理学标准

导致精神病人实施危害社会行为的原因可能不仅仅是医学上的精神病发作,还可能包括吵架、惊吓等非医学因素。在判断精神病人是否具有刑事行为能力时,也必须考虑这些非医学因素。根据刑法的规定,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能力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完全没有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在犯罪时处于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状态,不应负刑事责任。对于精神病人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还需要按照法定程序进行鉴定确认。- 完全有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一般为间歇性精神病。在精神病发作时没有刑事责任能力,而在没有发作时与正常人无异,此时犯罪应承担完全的刑事责任。对于是否具有完全的刑事责任能力,也需要精神病鉴定机构的鉴定结论来审查判断。- 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时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这类病人在犯罪时具有一定的刑事责任能力,但其刑事责任能力在那个时候是不完全的,因此可以适用从轻或减轻处罚的原则。

三、刑事拘留的适用条件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满足以下情形之一,可以先行拘留:- 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犯罪后即时被发觉;- 被害人或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其犯罪;- 在身边或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 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在逃;- 有毁灭、伪造证据或串供可能;- 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 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此外,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三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在异地执行拘留或逮捕时,应当通知被拘留或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并得到其配合。通过以上判断精神病人刑事责任能力的标准和刑事拘留的适用条件,可以更加准确地判定精神病人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并在实践中进行相应的处罚和措施。
延伸阅读
  1. 间歇性精神病人可以采取强制措施吗
  2. 残疾人杀人需要负刑事责任吗
  3. 精神病杀人如何处理的
  4. 精神病人打人的法律处理方式
  5. 强制医疗的法律规定

刑罚运用热门知识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追诉时效期限的规定
  2. 贪污受贿罪的减刑条件和限度
  3. 交通肇事宣判后的减刑问题
  4. 刑事诉讼哪些情形不起诉
  5. 盗窃罪自首以后多久会被判刑
  6. 累犯能免于刑事处罚吗
  7. 职务侵占罪的追诉期规定
刑罚运用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