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6 更新时间:2024-09-07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患者的知情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如实告知患者的病情,包括病情的性质、严重程度、发展趋势等。他们应及时解答患者对病情的咨询,但应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
医务人员应当向患者说明拟采取的治疗措施,包括诊疗计划、方案和方法的理由。如果需要进行手术、特殊检查或特殊治疗,医务人员应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书面同意。如果不宜向患者说明,应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书面同意。如果医务人员未履行上述义务,导致患者受损,医疗机构应承担赔偿责任。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向患者如实告知医学费用,包括诊疗费用、手术费用、药物费用等。患者有权了解治疗所需费用的具体情况。
医生对患者有以下告知义务:
医生应如实向患者或其亲属告知病情和诊疗计划,包括拟采取的诊疗方法的理由,存在的风险(如诊疗措施的并发症、药物的毒副作用等),以及疾病的预后等。然而,医生应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
医生应向患者告知医院管理制度中与其权益相关的制度,确保患者了解自己在医院中的权益。
医生应向患者详细告知诊疗过程中应当履行的配合方式和方法,确保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医疗工作。
医生应向患者详细告知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后遗症,以及拟采取的预防、避免和补救措施,确保患者对手术风险有清晰的了解。
医生在实施新的实验性临床治疗方法时,应如实告知患者该方法的理论依据、成熟程度、风险概率,以及批准实验的机关和有关法律手续。
医生应向患者详细告知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和保存方法,确保患者正确使用药物。
医生应如实告知患者不能提供约定的医疗服务的原因,避免患者产生误解。
当患者的病情出现重大变化,或需要调查诊断、治疗方案,或患者出现轻生等心理变化时,医生应如实告知患者及其亲属,确保患者和亲属能够了解实际情况。
医生应向患者详细告知出院后的注意事项、院外治疗方法,以及复诊的时间和需携带的资料,确保患者能够正确进行后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