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5-15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条的规定,以下情形应当被认定为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九条规定的“其他障碍”,从而导致诉讼时效中止:
(一)权利被侵害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代理权、丧失行为能力;
(二)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
(三)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无法主张权利;
(四)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主张权利的客观情形。
诉讼时效中止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进行中,由于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使权利人暂时无法行使请求权,因此停止计算期间。待阻碍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将继续计算。
根据法律规定,中止事由包括不可抗力和其他障碍。
不可抗力是指对权利人来说无法预见、无法避免和无法克服的客观情况。
其他障碍是指权利人为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而无法定代理人或法定代理人已死亡或丧失行为能力;继承开始后,没有确定继承人或遗产管理人等。
中止事由可以导致诉讼时效期间暂停计算,但该事由发生的时间必须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否则,若发生在时效期间最后六个月之前,则不会产生中止诉讼时效期间的效果。
诉讼时效中止与中断的区别在于,中止事由的发生使时效期间暂停计算,中止事由消除后,期间将继续计算;而中断事由的发生使已经过去的时效期间失效,中断事由终止后,期间将重新开始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