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审期间的诉讼中止程序
点击数:2 更新时间:2025-04-05
我们知道,如果对一审判决不服的,当事人可以上诉,从而进行二审程序。二审程序也有审理期限的限制,那么,二审期间可以申请诉讼中止吗?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在二审期间可以申请诉讼中止。诉讼中止是指在诉讼进行过程中,由于某种法定原因,诉讼无法继续进行或不宜进行,因此法院暂停诉讼程序的制度。
民事诉讼法第150条规定的诉讼中止情形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50条的规定,以下情况之一出现时,应当中止诉讼:
- 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
- 一方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
- 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
- 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无法参加诉讼;
- 本案必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另一案尚未审结;
- 其他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形。
最高人民法院规定的适用诉讼中止情形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在司法解释中的规定,以下情况也适用于诉讼中止:
- 在借贷案件中,债权人起诉时,债务人下落不明,法院要求债权人提供证明借贷关系存在的证据。如果公告期限届满,债务人仍不应诉,借贷关系无法查明,则裁定中止诉讼;在审理中,债务人出走,下落不明,事实难以查清,则裁定中止诉讼。
- 人民法院受理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侵权案件后,在向被告送达起诉状副本时,应当通知被告如欲请求宣告该项专利权无效,须在答辩期间内向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如果被告在答辩期间请求宣告该项专利无效,则人民法院应当中止诉讼。如果专利权人提出财产保全申请并提供担保,法院认为必要时,在裁定中止诉讼的同时责令被告停止侵权行为或采取其他制止侵权损害继续扩大的措施。
- 如果被告在答辩期间未请求宣告该项专利权无效,但在审理过程中提出无效请求,则人民法院可以不中止诉讼。而在受理的发明专利侵权案件或经专利复审委员会审查维持专利权的实用新型专利侵权案件中,被告在答辩期间请求宣告该项专利无效时,人民法院可以不中止诉讼。
诉讼中止的程序和效力
当符合上述情况时,法院应作出裁定中止诉讼。诉讼中止的裁定作出后,当事人可以申请或法院依职权恢复诉讼程序。一旦诉讼程序恢复,原裁定无需撤销,而是从法院通知或准许双方继续进行诉讼的时候起,中止诉讼的裁定失去效力。在诉讼程序恢复后,之前进行的一切诉讼行为仍然有效。如果诉讼时效中止期间没有发生不可抗力事件,那么在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仍然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