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补偿款是否受诉讼时效限制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4-15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对房屋进行征收拆迁时,被拆迁人有权选择补偿的方式,被拆迁人可以选择货币补偿或者产权置换,那么拆迁补偿款受不受诉讼时效限制?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拆迁补偿款是否受诉讼时效限制
行政诉讼时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对于拆迁补偿款产生纠纷并向法院起诉的案件,适用不同的诉讼时效。行政诉讼一般时效为6个月,民事诉讼时效为3年。根据该法第四十五条,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复议机关逾期未作出决定,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根据该法第四十六条,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应当知道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对于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将不予受理。
民事诉讼时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但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的计算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开始。但对于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案件,人民法院将不予保护。如果存在特殊情况,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诉讼时效。
遇到暴力强拆怎么办
如果征收人与被征收人无法达成协议,也没有经过裁决,而被征收人的房屋被非法拆除,被征收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以下三种救济方式: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被征收人可以向征收管理部门提出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时可以进一步提起行政诉讼。根据《行政复议法》第二条的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可以向行政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被征收人可以根据此法规向征收管理部门提出裁决请求,对于不服裁决的情况,还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国家赔偿诉讼
被征收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国家赔偿诉讼,以征收部门为被告。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二条的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该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民事损害赔偿诉讼
被征收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损害赔偿的诉讼请求,以征收人为被告。根据《物权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侵害物权并造成权利人损害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损害赔偿,也可以请求承担其他民事责任。如果征收人没有履行合法手续而强行拆除被征收人的房屋,实际上是侵犯了不动产所有人的不动产物权,因此被征收人可以通过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损害赔偿的方式来维护自身的权利。在房屋征收过程中,如果征收工作人员采取暴力、威胁等方法阻碍依法进行的征收与补偿工作,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如果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将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如果征收工作人员不遵守国家法律,在征收房屋或房屋内的物品时采取野蛮手段,对被征收人或房屋承租人进行人身侵害,触犯刑法的规定,被征收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检察院控告,以追究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