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01-0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的规定,当受害人要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时,需要考虑诉讼时效的限制。一般情况下,诉讼时效为3年,但对于请求停止侵害的情况,不受时效限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188条的规定,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如果法律有其他规定,按照其规定执行。
诉讼时效的计算起始时间是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的日期。如果法律有其他规定,按照其规定执行。但是,如果距离权利受到损害的日期已经超过20年,人民法院将不予保护;特殊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诉讼时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196条的规定,以下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国家机关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过程中,如果侵犯了公民或法人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如果由于产品质量不合格导致他人财产或人身损害,产品制造者和销售者应当根据法律承担民事责任。如果运输者和仓储者对此负有责任,产品制造者和销售者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从事高空、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高速运输工具等对周围环境具有高度危险的作业,如果造成他人损害,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但如果能够证明损害是受害人故意造成的,责任将不承担。在高度危险作业中,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是无过错责任。
违反国家保护环境和防止污染的规定,造成他人损害的环境污染行为,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污染环境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属于无过错责任,只要存在超标污染环境的事实,无论主观上是否有过错,都应对受害人承担民事责任。
在公共场所、道旁或通道上进行挖坑、修缮安装地下设施等活动,如果没有设置明显标志和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施工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建筑物或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的,建筑物的所有人或管理人应承担民事责任,除非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建筑物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属于推定过错责任。
如果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动物的饲养人或管理人应承担民事责任。如果损害是由受害人的过错造成的,动物的饲养人或管理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如果损害是由第三人的过错造成的,第三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责任属于无过错责任。
如果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造成他人损害,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如果监护人尽了监护职责,可以适当减轻其民事责任。对于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情况,应从其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如果财产不足,监护人应适当赔偿,但单位担任监护人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