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和解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破产法 > 破产法法律法规 > 破产法司法解释法律知识

破产和解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点击数:50 更新时间:2024-07-24

 
177514
破产和解与整顿是破产程序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于破产企业债权人债务人来说能够最大限度减小破产所带来的损失,那么和解和整顿程序的法律依据有哪些呢?下面是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破产和解的法律依据及程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的规定,债务人可以根据本法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和解,也可以在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宣告债务人破产前,向人民法院申请和解。

和解申请的程序

债务人申请和解时,应提交和解协议草案。

人民法院对和解申请进行审查,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的,应裁定和解,并予以公告,同时召集债权人会议讨论和解协议草案。

对于特定财产享有担保权的权利人,自人民法院裁定和解之日起,可以行使其权利。

债权人会议和和解协议的决议

债权人会议通过和解协议的决议,要求出席会议的有表决权的债权人过半数同意,并且其所代表的债权额占无财产担保债权总额的三分之二以上。

和解协议的约束力

经人民法院裁定认可的和解协议对债务人和全体和解债权人均具有约束力。

和解债权人指的是在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时对债务人享有无财产担保债权的人。

在和解协议执行期间,未按照法定程序申报债权的和解债权人不得行使权利;在和解协议执行完毕后,可以按照和解协议规定的清偿条件行使权利。

和解债权人对债务人的保证人和其他连带债务人所享有的权利,不受和解协议的影响。

和解协议的执行和终止

债务人应按照和解协议规定的条件清偿债务。

因债务人的欺诈或其他违法行为而成立的和解协议,人民法院应裁定无效,并宣告债务人破产。和解债权人因执行和解协议所受的清偿,在其他债权人所受清偿同等比例的范围内,不予返还。

债务人不能执行或不执行和解协议时,人民法院经和解债权人请求,应裁定终止和解协议的执行,并宣告债务人破产。人民法院裁定终止和解协议执行的,和解债权人在和解协议中作出的债权调整的承诺失去效力。和解债权人因执行和解协议所受的清偿仍然有效,未受清偿的部分作为破产债权。只有在其他债权人所受清偿达到同一比例时,和解债权人才能继续接受分配。

如果债务人与全体债权人就债权债务的处理达成协议,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裁定认可,并终结破产程序。

减免债务的效力

根据和解协议减免的债务,自和解协议执行完毕时起,债务人不再承担清偿责任。

延伸阅读
  1. 刑事诉讼办案流程期限详解
  2. 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概念与解读
  3. 债权转让后的管辖协议效力问题
  4. 职业病劳动能力鉴定的资料要求
  5. 外国人可以遣送出境的情形

破产法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了解《广告审查员制度》的背景和宗旨
  2. 我国破产实践的发展阶段
  3. 公司解散后员工补偿的法律规定
  4. 离婚请求财产赔偿的法律依据
  5. 刑事准许撤诉裁定书的撰写方式
  6. 严格规范破产案件立案审查制度
  7. 省政府下发通知:关于省属国有企业关闭破产工作程序等有关问题的明确要求
破产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