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人员参与清算要支付酬劳吗
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4-03-29
在现实生活中企业破产是非常多的,企业破产后可以申请破产清算,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由法院指定管理人进行破产清算,管理人是有报酬的,那么政府工作人员参与清算要不要支付酬劳?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政府工作人员参与清算的酬劳问题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确定管理人报酬的规定》第十五条明确了政府工作人员参与清算工作的酬劳问题。根据该规定,清算组中有关政府部门派出的工作人员参与工作的不收取报酬。而其他机构或人员的报酬则根据其履行职责的情况来确定。
管理人报酬的实质和范围
管理人报酬是管理人提供专业服务的对价,是纯报酬,不包括管理人执行职务的费用和聘用工作人员的费用。然而,如果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聘用本专业的其他社会中介机构或者人员,或者破产清算事务所聘用其他社会中介机构或者个人协助履行管理人职责,所需费用将从管理人报酬中支付。
管理人报酬的确定机构及标准
管理人报酬由法院确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确定管理人报酬的规定》采用的是按标的额计酬法,实行分段累进递减制。根据该规定的第2条,人民法院应根据债务人最终清偿的财产价值总额,在一定比例限制范围内分段确定管理人报酬。具体的比例限制范围如下:1. 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在12%以下确定;2. 10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在10%以下确定;3. 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在8%以下确定;4. 1000万元至5000万元的部分,在6%以下确定;5. 5000万元至1亿元的部分,在3%以下确定;6. 1亿元至5亿元的部分,在1%以下确定;7. 超过5亿元的部分,在0.5%以下确定。需要注意的是,担保权人优先受偿的担保物价值不计入上述财产价值总额的计算。同时,高级人民法院可以在30%的浮动范围内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管理人报酬比例限制范围。如果管理人对担保物的维护、变现、交付等管理工作付出了合理劳动,他们有权向担保权人收取适当的报酬。如果管理人与担保权人无法达成一致,法院应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确定管理人报酬的规定》第2条的方法来确定报酬比例,但不得超出该规定限制范围的10%。
报酬方案
法院将确定管理人报酬方案,该方案应包括报酬比例和收取时间。管理人应在第一次债权人会议上向债权人报告管理人报酬方案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