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06-09
空白票据在空白补充权行使之前被视为未完成票据,因为缺乏必要的记载事项,票据权利义务尚未确定。在这种情况下,持票人无法行使票据上的权利,空白签章人也无法对未完成票据承担责任。为了限制持票人对未完成票据行使权利,各国票据立法通常设定了相应的规定。
空白票据在空白补充权行使之后成为完全票据,与自始即为完全记载的票据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持票人可以行使其票据权利,并且该效力具有追溯力,出票人及其他债务人不能以票据原本缺乏要件为理由进行抗辩。具体体现为:
出票人必须按照票据的文义记载承担票据义务,不能以补充未经授权或越权为由进行抗辩,除非空白补充人为出票人的直接后手或空白补充人非善意持票人。
其他票据债务人也必须按照票据的文义记载承担票据义务,不能以票据原本缺乏必要记载事项为由主张票据无效,而不承担票据债务。
未在票据上签章的曾享有空白补充权的人,通过单纯交付或空白背书方式转让了空白票据,脱离票据关系,不承担票据上的责任。
善意取得空白票据并行使了补充权的持票人享有票据上的权利,票据债务人不能以补充无授权或超越授权进行抗辩。
在实践中,滥用空白补充权的情况时有发生。尽管出票人在签发空白票据时对后手的补充授权存在限制,但持票人往往因受利益驱使超越出票人的授权范围滥用空白补充权。对于这种情况,我国立法尚未明确规定空白票据的法律效力应如何认定。然而,根据票据立法的价值追求、目前票据制度的法律精髓以及国外票据法对滥用空白补充权的规定,应继续沿用票据权利外观性原则和善意持票人制度,在空白票据制度中认可经补充记载完成但不符合出票人原订协议的补充,并禁止出票人以此对抗善意持票人。然而,在出票人与其直接后手之间,可以援引基础关系,即出票人可以违背其授权的意思进行抗辩。
此外,对于空白票据在完成但尚未交付前被盗或遗失的情况,以及空白补充权行使后的法律后果问题,也是票据实践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尽管根据出票理论,未交付的票据行为尚未完成,但一旦该票据进入流通,票据权利外观性决定善意持票人无需考虑票据做成时的情况。此外,票据遗失或被盗的责任在于出票人本身。因此,善意取得票据的人在行使补充权后应享有票据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