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票据认定为犯罪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票据法 > 票据法其它知识 > 票据管理法律知识

买卖票据认定为犯罪吗

点击数:27 更新时间:2025-02-09

 
177106
现实生活中,不少企业或个人打着所谓“资金运作”、“投资理财”等名义大肆进行票据买卖。那么,买卖票据会认定为犯罪吗?对于这个问题,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进行了以下解答,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以下的知识对你有所帮助。

买卖票据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25条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79条,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数额在二百万元以上或违法所得在5万元以上的行为构成非法经营罪。买卖银行承兑汇票的行为,包括从银行开出多份银行承兑汇票转手倒卖,以及从他人手中购买银行承兑汇票进行倒卖并从中获利,这些行为涉及的金额巨大,严重扰乱了票据管理秩序,可以被认定为刑法修正案(七)第五条规定的“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的活动。

非法买卖票据的社会危害性

1. 危害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非法买卖票据行为破坏了国家金融管理秩序,对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了危害,同时也导致了巨额税收流失。根据统计数据,每年我国因票据贴现等各种非法金融业务造成的财税损失高达近千亿。

2. 逃避金融监管,助长犯罪活动

非法买卖票据行为也存在逃避金融监管的问题,为犯罪活动提供了推波助澜的机会。不法分子通过非法买卖票据进行洗钱,将贪污受贿所得掩盖为合法收入,从而逃避了金融监管。

3. 滋生其他犯罪行为

非法买卖票据行为容易滋生其他犯罪行为。首先,不法分子利用假的承兑汇票进行诈骗。其次,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通过非法经营的中介进行非法套现,从而滋生职务犯罪,如挪用资金、职务侵占等。还有通过出售非法制造的发票向金融部门进行套现,造成骗贷、伪造印章等犯罪行为的发生。另外,利用承兑汇票挂失止付手段,向法院提起虚假诉讼,以骗取财物也是一种常见的犯罪手段。

4. 给企业增加额外经济负担

非法买卖票据行为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给企业增加了额外的经济负担。在经营活动中,企业常常遇到资金周转困难,通常会向银行贷款解决资金问题,但企业需要向银行支付正常的贷款利息。

延伸阅读
  1. 汇票的付款人与承兑人的概念是什么
  2. 什么是汇票的出票人
  3. 了解汇票的付款人的定义和作用
  4. 买卖承兑汇票贴现怎么判刑
  5. 了解汇票的付款人的定义和作用

票据法其它知识热门知识

  1. 付款请求权与追索权的区别
  2. 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对单位或个体工商户投资行为的规定
  3. 不合规发票的内涵及危害
  4. 票据立法体例的基本问题
  5. 如何挂失遗失的支票
  6. 有效措施之一:开户银行挂失止付
  7. 买卖票据认定为犯罪吗
票据法其它知识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