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总则对于无权处分的规定是怎样的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 > 民法类别法律知识

民法总则对于无权处分的规定是怎样的

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0-07-21

 
176041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签订合同的时候,要注意合同当事人是否具有签订合同的资格,如果没有资格的,签订的合同可能无效,那么民法总则对于无权处分的规定是如何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民法总则对于无权处分的规定是怎样的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无处分权的代理人签订合同的,如果权利人没有追认的,签订的合同是无效的,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为人无权代理的,相对人和行为人按照各自的过错承担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第一百七十一条 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未经被代理人追认的,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

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一个月内予以追认。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行为人实施的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行为人实施的行为未被追认的,善意相对人有权请求行为人履行债务或者就其受到的损害请求行为人赔偿,但是赔偿的范围不得超过被代理人追认时相对人所能获得的利益。

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为人无权代理的,相对人和行为人按照各自的过错承担责任。

第一百七十二条 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代理行为有效。

二、无权处分合同合同特点

1、行为人实施了法律上的处分行为。

2、行为人没有法律上的处分权而处分了他人财产。

3、因行为人处分财产的行为而使行为人与相对人订立了合同。

4、行为人以自己的名义实施处分行为。

无权处分合同是指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并与相对人订立转让

财产的合同。它与无因管理、无权代理、善意取得等行为有区别。无权处分合同是效力待定的合同,经权利人追认或无处分权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现行合同法对无权处分合同的规定不尽完善,如没有规定权利人追认的方式、期限、溯及力等等,亟待予以修改或做出司法解释。

延伸阅读
  1. 交通肇事理赔的诉讼时效
  2. 不构成诈骗罪
  3. 民事经济追溯期限
  4. 逾期交房违约责任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
  5. 违约状态下的诉讼时效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如何确认干部身份
  2. 书记员的司法行政地位
  3. 法庭上的录音合法性问题
  4. 赡养纠纷管辖规定
  5. 危险货物车辆未配备押运员的法律处罚
  6. 纪律检查委员会: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
  7. 合同因不可抗力损失要求赔偿的法律问题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互联网广告投放合同范本
  2. 导购员劳务合同范本
  3. 工厂劳务合同范本
  4. 餐厅员工劳务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