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审法院做出判决当事人均提起上诉怎么办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民事诉讼参加人法律知识

一审法院做出判决当事人均提起上诉怎么办

点击数:23 更新时间:2024-11-19

 
175135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诉讼案件后,会在一定的期限内作出判决,而行政案件的当事人可能是多数的,不服一审判决时是可以上诉的,那么一审法院做出判决当事人均提起上诉如何处理?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一审判决后双方均提起上诉的处理办法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的规定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的规定,第一审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和裁定后,当事人均提起上诉的情况下,上诉各方均为上诉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零七条的规定,如果一审法院的判决和裁定被双方当事人都提起上诉,那么上诉各方都将成为上诉人。

上诉方和被上诉方的确定

在一审判决后,如果只有部分诉讼当事人提起了上诉,那么没有提起上诉的对方当事人将成为被上诉人,其他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将按照原审的诉讼地位来确定。

行政诉讼上诉时间规定

申请复议后的上诉时间规定

根据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的情况下,复议机关应在收到申请书后的两个月内作出决定,除非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如果申请人对复议决定不服,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后的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复议机关逾期未作决定,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后的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除非法律另有规定。

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上诉时间规定

如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应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的三个月内提出诉讼,除非法律另有规定。

特殊情况下的上诉时间规定

如果因不可抗力或其他特殊情况耽误了法定期限,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障碍消除后的十日内可以申请延长期限,由人民法院决定。

行政机关未履行职责的上诉时间规定

如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申请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而行政机关在接到申请后的60日内未履行,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依法受理。如果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对行政机关履行职责的期限有规定,应从规定的期限开始计算。

行政行为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的上诉时间规定

如果行政机关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诉权或起诉期限,起诉期限将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知道或应当知道诉权或起诉期限之日开始计算,但最长不得超过2年。

对不知道行政行为内容的上诉时间规定

如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知道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内容,起诉期限将从知道或应当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开始计算。如果涉及不动产的具体行政行为超过20年,或其他具体行政行为超过5年,人民法院将不予受理。

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和限制的处理

如果超过起诉期限是由于起诉人自身的原因,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起诉期间内。如果因人身自由受到限制而不能提起诉讼,被限制人身自由的时间也不计算在起诉期间内。
延伸阅读
  1. 精神病患者能签订离婚协议书吗
  2. 拖欠运费的诉讼有效期
  3. 医疗纠纷申请再审之前的判决有效吗
  4. 允许作为执行根据的法律文书主要有哪些
  5. 二审证据不足会怎么判

民诉与仲裁指南热门知识

  1. 公安有调解权吗
  2. 法院达成调解会影响征信吗
  3. 司法鉴定机构内部管理制度的具体规定有哪些
  4. 调查公司取证合法吗
  5. 调解书的证据虚假怎么处理
  6. 法官调解结果和最终判决一致吗
  7. 被告律师可以调取原告病历吗
民诉与仲裁指南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房屋侵权起诉状范本
  2. 不当得利起诉状范本
  3. 刑事附带民事起诉状范本
  4. 培训机构投资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