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出境执行的期限如何规定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执行程序 > 执行中止和终结法律知识

强制出境执行的期限如何规定

点击数:23 更新时间:2024-06-28

 
174898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对于违法我国法律法规需要出境的人,可以责令其在规定的期限内离境,如果在规定期限内不离境的,可以强制其出境,那么强制出境执行的期限怎样规定?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强制出境执行的期限如何规定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执行强制出境的行为由具体执行的公安机关负责。根据交付机关确定的期限,公安机关应立即执行。如果需要延期执行,则需报送省级公安厅批准。

《关于强制外国人出境的执行办法的规定》

根据《关于强制外国人出境的执行办法的规定》的第四条规定,具体执行的公安机关应按照交付机关确定的期限立即执行。如果存在特殊情况需要延期执行,需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核准。

外国人犯罪都会被驱逐出境吗

根据中国法律规定

根据中国法律,在中国投资或与中国企业、事业单位进行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合作以及其他需要长期居留的外国人,经中国政府主管机关批准,可以获得长期居留或永久居留资格。

驱逐出境的定义

驱逐出境是指对犯罪的外国人采取的一种特殊刑罚方法,强迫其离开中国国(边)境。该刑罚方法仅适用于犯罪的外国人,而不适用于本国人。因此,我国刑法对犯罪的外国人适用驱逐出境作了单独规定。

驱逐出境的适用条件

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并非都会被驱逐出境,而是根据其犯罪性质、情节和犯罪分子本人情况,结合国际关系和斗争形势的需要等因素来决定是否适用驱逐出境。可以独立适用驱逐出境,也可以附加驱逐出境。例如,对于在中国犯盗窃罪的外国人,可以单独判处驱逐出境,也可以单独判处有期徒刑。对于在中国犯间谍罪的外国人,可以在判处有期徒刑的同时附加适用驱逐出境,也可以不附加驱逐出境。

判处驱逐出境的执行

对于判处主刑并附加适用驱逐出境的情况,一般应在主刑执行完毕后执行驱逐出境。判决是否将犯罪的外国人驱逐出境,是由人民法院根据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需要来决定的。这体现了我国的主权原则。作为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我国对在境内犯罪的外国人适用我国刑法,并接受我国的法律制裁,除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外。
延伸阅读
  1. 刑法寻衅滋事罪量刑标准是多少
  2. 合作协议
  3. 如何将死缓减为无期徒刑
  4. 拘役刑期是否可抵用缓刑期限
  5. 法院财产保全一般多久开始

执行程序热门知识

  1. 可以冻结账号的法律依据
  2. 法院是否会主动促进执行和解
  3. 刑事案件扣押物品依据什么法律
  4. 被告人无力赔偿如何处理
  5.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会终身吗
  6. 民事赔偿不赔能怎样
  7. 关于股权质押法院是否可以冻结
执行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公司与工厂的合作协议范本
  2. 工厂合作协议范本
  3. 办厂合作协议范本
  4. 画室合作协议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