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审终审错了怎么办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1-22
一审终审是我国非常重要的诉讼制度,一审终审的一审判决结果是最终的判决结果,一审终审适用的案件有小额诉讼、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等,那么一审终审错了有什么救济途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一审终审判决错误的应对措施
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一审终审案件是不能提出上诉的,如果判决结果有错误的,当事人可以申请再审,人民法院或者检察机关可以提出抗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99条,对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当事人认为存在错误的情况下,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在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中,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需要注意的是,当事人申请再审并不会停止判决或裁定的执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08条,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如果发现符合本法第200条规定的情形之一,或者发现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提出抗诉。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如果发现符合本法第200条规定的情形之一,或者发现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并报上级人民检察院备案。同时,也可以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审判监督程序以外的其他审判程序中审判人员的违法行为,有权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
民事诉讼的起诉方式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民事诉讼的起诉方式包括书面起诉和口头起诉两种。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20条的规定,起诉应当通过递交起诉状向人民法院提出。起诉状的副本数量应根据被告人数而定。只有在确实存在书写起诉状困难的情况下,才可以选择口头起诉。此时,人民法院会将原告的口头陈述记录在笔录中,并告知对方当事人。起诉状是原告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的书面依据。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21条的规定,起诉状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 当事人的自然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等。对于法人或其他组织,还应包括名称、住所以及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和职务。通过这部分内容,双方当事人的身份情况得以具体化。2. 诉讼请求和所依据的事实与理由。这部分内容是起诉状的核心。原告应在起诉状中明确陈述具体的诉讼请求,并提供支持该请求的事实和理由,包括法律关系存在的事实、纠纷事实以及提出诉讼请求的理由等。3. 证据和证据来源,以及证人的姓名和住所。案件事实的存在需要通过证据加以证明。民事诉讼法对原告的举证责任作出了规定。因此,原告在起诉状中对诉讼请求和理由应提供相应的证据。如果提供书证或物证,应在递交起诉状时一并提交给人民法院。如果提供证人证言,应明确证人的住址,以便人民法院进行调查核对。人民法院会逐一询问原告口述的内容,并将其记录在笔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