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8 更新时间:2024-06-23
开庭是刑事法庭审理案件的起始阶段,其目的是为了为实质审理做好程序上的准备。
法庭调查是刑事法庭审判的核心阶段。在此阶段,合议庭必须在公诉人、当事人、辩护人、代理人等的参与下,通过提供证据和对证据进行质证,当庭调查证据,全面了解案件事实,以便为法庭作出正确的裁决提供事实依据。
法庭辩论是指控方和辩方在审判长的主持下,根据已经调查的证据和相关法律规定,就证据的证明力、被告人的罪行、罪责的轻重、是否应该处以刑罚以及刑罚的程度等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理由,并在法庭上进行论证和反驳。法庭辩论既是控方揭露犯罪、证实犯罪的活动,也是辩方据理反驳控诉、维护被告人合法权益的活动。深入的辩论有助于法庭全面分析和判断案情,也使旁听群众更容易了解案件的真相和来龙去脉。
被告人最后陈述是指在法庭审理结束之际,被告人对自己被指控的罪行进行最后辩护和陈述的活动。这是被告人根据法律赋予的重要权利。从程序上看,这是法庭审理的一个独立环节。被告人是案件的当事人,案件的判决将直接影响到被告人的利益。在做出判决之前,再给被告人一次陈述的机会,听取他对案件的意见,既可以让被告人独立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加强合议庭对辩护的印象,也可以弥补在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中辩护的不足之处。这对于法庭准确确认案件事实、正确适用法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应当宣布休庭,由合议庭进行评议。合议庭评议是指合议庭全体成员共同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和法律的适用进行全面讨论,评定并作出处理决定的诉讼活动。评议的任务是根据已经提出的证据确定案件事实并作出处理决定,包括对附带民事诉讼和赃款、赃物进行处理。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七条的规定,在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应当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并在开庭前最迟十日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人及其辩护人。
在开庭前,审判人员可以召集公诉人、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了解回避、出庭证人名单、排除非法证据等与审判相关的问题,并听取他们的意见。
人民法院确定开庭日期后,应当将开庭的时间和地点通知人民检察院,传唤当事人,并在开庭前最迟三日将传票和通知书送达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对于公开审判的案件,应当在开庭前最迟三日提前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
上述活动的情况应当记录在笔录中,并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