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买卖的管辖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管辖 > 民事地域管辖法律知识

船舶买卖的管辖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11-25

 
173916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船舶可以进行买卖的,买卖船舶时要签订买卖合同,并且办理船舶所有权的变更登记,船舶买卖产生纠纷的,可以向法院起诉,那么船舶买卖如何管辖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的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船舶买卖的管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船舶买卖产生的纠纷属于合同纠纷,应由合同履行地或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合同纠纷管辖

根据合同纠纷的性质,船舶买卖纠纷属于合同纠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应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二、船舶买卖中的买卖不破租赁原则

在船舶买卖中,卖方在出售船舶之前可能存在租约。国际上的一般做法是,船东可以将租约的利益转让给买方,但船东的租约义务不能转移给买方,除非买方和租户都同意。换句话说,除非出租人先与承租人商议并获得承租人的同意,或者在某些期租合同中明确允许船东在船舶租赁期间出售船舶。

船舶所有权转让和租赁合同

根据我国《海商法》第一百三十八条的规定,船舶所有人转让已经租出的船舶的所有权时,定期租船合同约定的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不受影响,但应及时通知承租人。船舶所有权转让后,原租船合同由受让人和承租人继续履行。这是买卖不破租赁原则的直接应用。然而,《海商法》并未规定通知承租人的方式和未通知承租人的后果。

船舶买卖中的通知承租人

在不动产买卖中,要求通知承租人是因为承租人享有优先购买权。承租人在租赁合同有效期内,当出租人出售租赁物时,根据法律规定享有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购买租赁物的权利。此外,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是一种法定权利,因此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法律效力。

未通知承租人的船舶买卖

我国法律并未明确规定未通知承租人的船舶买卖是否有效。由于法律未明确规定船舶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因此在未通知承租人的船舶买卖合同仍然有效,只是出租人应承担违约责任。

延伸阅读
  1. 船舶报废规定及程序
  2. 船舶优先权的受偿范围
  3. 所有权的转移后是否可以重新获得?
  4. 办理船舶抵押权登记的条件
  5. 船舶买卖合同与船舶所有权登记的关系

民事诉讼管辖热门知识

  1. 专属管辖超过级别的处理方法
  2. 民事诉讼的地域管辖
  3. 移送管辖:法院间案件的转移
  4. 非涉外诉讼中的协议管辖条件
  5. 一般地域管辖适用于一般行政案件
  6. 国际法院的管辖权
  7. 警察在民事纠纷中的职责和权力
民事诉讼管辖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