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11-1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在元旦、春节、国际劳动节、国庆节以及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休假节日期间,应当安排劳动者休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存在以下情形之一,应当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 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 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 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调休是指调整休息时间的行为。根据我国现行规定,国务院有权调整全民的休息时间,企业有权调整企业内部的休息时间。
国家级的“调休”主要用于节假日的调整,即将某个特定的公休日调至其他时间。这与“补休”的性质不同。“调休”是国家利用公权力直接改变了公休日的日期,将一个不属于公休日的日期直接改为公休日。
每年国务院办公厅都会发通知,将每年的放假调休日期告知国民。例如,2017年的清明节,国务院办公厅规定4月2日至4日为放假调休,共计3天。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地方政府也可以采用“调休”方式。然而,工作时间的改变原则上需要国务院批准同意,地方政府无权自行决定。
例如,2016年杭州市政府决定将G20峰会期间的9月1日至9月7日调休放假共计7天,以确保与会各国代表团顺利抵达和离杭返程。
企业可以采用“调休”方式来确保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职工的休息休假权利。根据《劳动部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的规定,企业应根据劳动法的相关规定,采用适当的方式,如集中工作、集中休息、轮休调休、弹性工作时间等,保障职工的休息休假权利和生产、工作任务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