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6-29
根据工伤保险基金的规定,工伤医疗费用将得到报销,并且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将按照当地标准支付。如果工伤职工需要护理,而单位没有提供护理人员的情况下,单位将按照当地标准支付护理费用。
治疗工伤期间,需要确定停工留薪期,一般由治疗工伤的医疗机构出具意见,并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停工留薪期通常不超过12个月,但在伤情严重或情况特殊的情况下,可以申请延长,最多延长12个月。在停工留薪期内,工伤职工的原工资福利待遇将保持不变,并由单位按月支付。
如果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工伤职工需要生活护理,生活护理费将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根据工伤职工生活自理能力的不同等级进行支付,分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三个等级。具体支付标准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或30%。您可以咨询当地劳动部门了解职工月平均工资,并将其乘以确定的护理等级的百分比来确定支付标准。
如果工伤职工需要保留劳动关系并退出工作岗位,将享受以下待遇:
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本人工资的25个月。计算公式为:3500元 × 25 = 87500元。
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本人工资的85%。计算公式为:3500元 × 85% = 2975元。如果伤残津贴的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将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当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将停发伤残津贴,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如果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金额,将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用人单位和工伤职工个人将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每月支付的伤残津贴金额将定期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