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赡养老人能否分割抚恤金
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5-01-09
现实生活中,一些子女在老人年老时并为起到赡养义务,在分割老人名下的抚恤金时纠纷不断。那么,未赡养老人能否分割抚恤金?对于这个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进行相应的解答,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以下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未赡养老人是否能分割抚恤金
司法解释及近亲属共有
根据相关规定,对于未赡养老人能否分割抚恤金的问题,司法解释如下:如果死者所在单位对抚恤金的给付对象有规定,则按照规定进行处理;如果没有对给付对象作出规定,则应属于近亲属共有。当事人要求对抚恤金进行分割,在法律上属于对共有财产的析产。
近亲属定义及抚恤金分配顺序
近亲属主要指死者的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抚恤金虽然不属于遗产,但在处理时会按照遗产继承人顺序进行分配。第一顺序是配偶、父母、子女,其他人员属于第二顺序。只有在没有第一顺序的人员时,抚恤金才会在第二顺序的人员之间进行分配。
抚恤金分割规定
对于抚恤金的具体分割,在法律上并没有明确规定。根据我国目前的相关政策,享有抚恤金待遇的人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是死者的直系亲属或配偶;二是死者生前主要或部分供养的人。因此,对于在死者生前未尽到赡养义务的人来说,是不可以分割抚恤金的。具体的抚恤金分割问题,可以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也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一般会按照均等分割原则处理抚恤金,并酌情考虑各近亲属的客观情况进行分割。
非因工死亡家属待遇
单位对非因工死亡家属发放的待遇主要包括两项:丧葬费和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这两项待遇都不属于遗产。丧葬费用于对亡者的后事处理,而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由单位发放给符合条件的直系亲属。亲属只要符合供养亲属范围和条件,都可以享受供养亲属救济费。如果没有符合条件的人员,则单位可以不发放此项待遇。
不赡养老人的违法行为
尊老及法律保障
不赡养老人是一种违法行为。尊老是我国公民的传统美德,为了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我国的宪法和其他法律法规都给予了保障。
扶养义务规定
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之间、父母子女之间、养父母子女之间都互有扶养义务。在一定条件下,继父母子女之间、祖父母、外祖父母与孙子女、外孙子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也互有扶养义务。此外,根据立法精神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要求,对于已经形成的事实上的扶养关系,也应该给予确认和保护。负有扶养义务的人不能拒绝扶养。但如果扶养人因天灾人祸、收入过低等原因无力扶养,并未尽到扶养义务,这不属于拒绝扶养。
遗弃罪和刑事责任
对于年老的父母,如果他们没有或丧失劳动能力,或者生活不能自理,因而无法独立生活,子女作为负有扶养义务的一方,有能力扶养却不扶养,导致父母因遗弃而被迫自杀,或因生活无着而流落失所等情况发生,就构成犯罪。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的规定,可以以遗弃罪追究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