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补缴养老金最多补缴几年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争议 > 劳动仲裁法律知识

劳动仲裁补缴养老金最多补缴几年

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4-06-07

 
172240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用人单位不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的,是属于侵犯劳动者权益的行为,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维权,那么劳动仲裁补缴养老金最多补缴多少年?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的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劳动仲裁补缴养老金的时限

一、申请劳动仲裁的期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即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如果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发生争议,申请劳动仲裁补缴社保的时效不受限制。

二、仲裁时效的中断和继续计算

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仲裁时效。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如果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仲裁时效将中止。一旦中止的原因消除,仲裁时效期间将继续计算。

三、劳动关系终止后的申请时限

如果劳动关系终止且因拖欠劳动报酬而引发争议,劳动者在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可以提出仲裁申请,不受一年时效的限制。

社会保险缴纳时间规定

一、国税地税机构合并

根据相关规定,国税地税机构合并后将接收社会保险费和非税收入征管职责。

二、社会保险费统一征收

自2019年1月1日起,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各项社会保险费将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

三、非税收入征管职责划转

依据便民、高效的原则,合理确定非税收入征管职责划转到税务部门的范围,对符合法律规定并适宜划转的非税收入项目逐步进行划转。

四、服务标准统一

为增强政策透明度和执法统一性,将统一税收、社会保险费、非税收入征管的服务标准。
延伸阅读
  1. 退休人员返聘期间被辞退的赔偿问题分析
  2. 不激纳养老金是否属劳动争议
  3. 赡养费纠纷案例
  4. 社会保险的问题
  5. 劳动争议有哪些处理方式

劳动争议热门知识

  1. 民事调解书有有效期吗
  2. 有责底薪违法吗
  3. 干活慢会被辞退吗
  4. 哺乳期员工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5. 离职多年后档案在哪里
  6. 以技术入股不承担亏损可以吗
  7. 劳动局投诉是免费的吗
劳动争议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