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10-2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
如果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如果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如果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如果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如果劳动者的行为致使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无效,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如果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原国务院《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第十八条的规定,企业有权对职工进行除名处理的情况包括:
如果职工无正当理由经常旷工,经批评教育无效,连续旷工时间超过15天,企业有权予以除名。然而,该条例已于2008年1月15日废止。
根据《劳动法》第四条和《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中明确旷工的处罚办法。一些省市规定并未明确规定处罚办法,但如果职工连续旷工15天,用人单位可以以职工严重违反劳动纪律为由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国务院《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第十六条的规定,对职工罚款的金额由企业决定,一般不要超过本人月标准工资的20%。具体超过多少要以劳动者的月标准工资来计算。
当用人单位发现职工存在旷工行为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处理:
除了考勤记录外,企业还应收集其他能证明职工旷工的证据,例如企业内部的视频录像,以及与职工进行电话沟通的记录。这样既可以证明职工的旷工行为,又可以了解职工不来上班的原因。
企业可以向职工发出书面通知,说明职工已经连续多少天无故未到岗上班,并限定职工在一定时间内回公司报道,否则将按旷工处理,并根据规章制度解除劳动合同。
当用人单位具备以上条件时,可以向职工发出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在通知书中,要注明解除劳动合同的理由,即以旷工为由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需要送达至职工,可以采取直接送达或邮寄送达的方式。如果无法直接送达或邮寄送达,可以通过公告方式送达。根据劳动部办公厅的规定,经过三十日后,即视为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