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层级如何认定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 > 不正当竞争的行为法律知识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层级如何认定

点击数:40 更新时间:2024-04-02

 
170541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传销是属于违法犯罪的行为,如果组织领导传销的,传销层级达到一定标准的,组织者、领导者就会构成犯罪,那么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层级是怎样认定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层级的认定及构成要件

一、组织领导传销活动层级及人数的认定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构成犯罪的条件是:组织内部参与传销活动的人员达到三十人以上,并且层级在三级以上。

对于传销组织的认定,主要表现为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以发展人员数量作为计酬或返利的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从而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

如果一个人组织、领导多个传销组织,并且单个或多个组织中的层级已达到三级以上,可以将各个组织中发展的人数合并计算。

如果一个组织者或领导者形式上脱离了原传销组织,但继续从原传销组织获取报酬或返利,那么原传销组织在其脱离后发展的人员层级数和人数,应当计算为其发展的层级数和人数。

在办理组织、领导传销活动刑事案件时,如果因客观条件限制无法逐一收集参与传销活动人员的言词证据,可以结合依法收集并查证属实的缴纳、支付费用及计酬、返利记录,视听资料,传销人员关系图,银行账户交易记录,互联网电子数据,鉴定意见等证据,综合认定参与传销的人数、层级数等犯罪事实。

二、传销罪构成要件

1. 客体要件

传销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又侵犯了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传销罪的犯罪对象是公民个人财产,通常是货币。传销常伴随偷税漏税、哄抬物价等现象,侵犯多个社会关系和法律客体。

2. 客观要件

传销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组织、从事传销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但并非所有的传销行为都构成犯罪,一般情况下属于一般违法行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予以行政处罚。只有行为人实施传销行为情节严重才构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此外,需要区分传销罪与直销活动中的违规行为。如果在直销行为中出现夸大直销员收入、产品功效等欺骗、误导行为,应由直销监管部门处以行政处罚,而不应视为传销罪。

对于情节严重的认定,应综合考虑传销涉案金额、传销发展人员数量、传销中使用的手段、传销造成的影响等多方面因素。

3. 主体要件

传销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传销罪。传销罪主要追究的是传销的组织策划者,以及多次介绍、诱骗、胁迫他人加入传销组织的积极参与者。对于一般参加者,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延伸阅读
  1. 传销怎么判刑
  2. 传销从犯认罪怎么判
  3. 组织传销罪怎么判的最轻
  4. 传销罪的从犯怎么判的
  5. 传销报警有用吗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热门知识

  1. 消费者保护在竞争法立法目的中的体现
  2. 卖房者虚假宣传怎么处理
  3. 传销诈骗罪100万会被罚款多少
  4. 商家商品虚假宣传怎么处罚
  5. 侵犯商标权和不正当竞争的区别
  6. 虚假宣传诱导消费承担什么责任
  7. 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怎么处罚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