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2-29
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在募集方式上存在明显的区别。私募基金只能私下向特定的对象募集资金,而不能向公众推广募集。私募基金禁止使用报刊、电台、电视、互联网等公众传播媒体宣传,也不能通过传单、手机短信、微信、博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私募基金的宣传形式如理财讲座、投资研讨会等需要谨慎处理,以免触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界限。
合法的私募基金及其管理机构应当进行工商行政管理机构注册,并按照《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和基金备案办法(试行)》的要求向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备案。非法集资指的是未经有关部门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形式吸收资金。因此,私募基金是否注册备案是其合法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私募基金的发起通常是基于某个具体项目,募集协议书上需要明确标明资金用途。真实项目是私募基金合法性的关键因素。真实项目还包括资金是否专款专用,最好能够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托管或委贷。私募基金的资产必须与基金管理人的资产区分开来。
在实践中,一些私募企业管理混乱,不对基金进行专款专用或商业银行托管,甚至使用个人银行卡进行资金周转,不按照管理规定开展基金运营。这些不合规行为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导致资金被挪用、挥霍或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给私募企业带来触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的风险。因此,如果项目不存在或资金未用于项目,就可能构成具有非法占有的集资诈骗行为。
私募基金对投资者和人数有严格限制。单只私募基金的投资者人数累计不得超过法律规定的特定数量,如《证券投资基金法》、《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等。
目前,私募基金通过代持股或渠道方式募集资金,需要谨慎操作。一旦超过投资人数上限,就容易涉嫌向不特定对象募集资金,从而可能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私募基金管理人和销售机构不得向投资者承诺投资本金不受损失或最低收益。如果私募基金的发起人向投资者承诺高比例的保底收益、明确的还本付息或确定的回报约定,就构成违法行为。非法集资中的“承诺性”是指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给付回报。私募基金一般只能强调“预期收益”,同时应明示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