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资金隔离制度是什么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基金法 > 基金交易 > 基金募集法律知识

私募基金资金隔离制度是什么

点击数:24 更新时间:2020-07-21

 
168627
基金筹集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为公开募集,另一种为私募筹集。手心律师网小编下面将为我们讲解的法律知识就是关于私募基金的相关法律知识,关于私募基金资金隔离制度评析的知识,希望对您能有帮助。

私募基金的隔离制度是什么

私募基金、公募基金、信托的基本原理都是受托理财,其法律制度的基石均是“信任+委托+代理”,均应属于信托制度之列,均应适用《信托法》,受信托财产破产隔离制度的保护。当然,若募集份额超过200份,另外应受《证券法》的规制。然而,从《信托法》、《证券投资基金法》的立法背景、立法目的、制度设计而言,《信托法》或《证券投资基金法》并没有对私募基金的投资运作提供有效的风险隔离保护。

《信托法》立法背景和目的,源于上世纪末商事信托如雨后春笋,各省各行业几乎都成立信托公司,募集资金方式多样,投资领域繁杂,野蛮生长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所以,本世纪初,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牵头制定《信托法》予以规制。因此,《信托法》中关于民事信托的制度设计很少,关于商事信托规定较多。关键是,《信托法》对商事信托主体资格设定了资格和门槛,信托公司及信托业务的归口管理部门是银监会。私募基金本来就不在《信托法》立法规范和银监会的管治范围之列,而私募基金显然属于商事行为而不是民事行为,且私募基金也没有被纳入《信托法》框架下。

私募基金相关知识

中国所谓的基金准确应该叫证券投资基金,这些公募基金受证监会严格监管,投资方向与投资比例有严格限制,它们大多管理数百亿以上资金。私募在中国是受严格限制的,因为私募很容易成为“非法集资”,两者的区别就是:是否面向一般大众集资,资金所有权是否发生转移,如果募集人数超过200人,并转移至个人账户,则定为非法集资,非法集资是极严重经济犯罪,可判死刑

股权投资可以提供全方位的增值服务。私募股权投资在向目标企业注入资本的时候,也注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各种增值服务,这也是其吸引企业的关键因素。在满足企业融资需求的同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能够帮助企业提升经营管理能力,拓展采购或销售渠道,融通企业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协调企业与行业内其他企业的关系。全方位的增值服务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亮点和竞争力所在。

延伸阅读
  1. 契约型基金投资新三板挂牌公司是否有障碍?
  2. 私募基金备案的法律要求和流程
  3. 如何注册子公司
  4. 金融机构的分类和概念
  5. 私募基金监督机构的法律规定及职责

基金交易热门知识

  1. 私募基金公司的角色及职责
  2. 私募基金信息披露的内容
  3. 常见私募基金募集错误行为有哪些?
  4. 私募基金募集期的定义和特点
  5. 私募基金:对非公开交易的股权资产进行投资
  6. 私募基金的设立条件
  7. 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风险怎么防控,需要注意什么
基金交易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