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力发生时索赔的处理原则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履行 > 履行不能法律知识

不可抗力发生时索赔的处理原则

点击数:28 更新时间:2024-11-05

 
168383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发生不可抗力因素造成合同无法履行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并且不承担违约的责任,那么不可抗力发生时索赔处理有什么原则?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的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不可抗力事件下的索赔处理原则

一、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七条的规定,当不可抗力导致无法履行合同时,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可以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况除外。如果一方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不能免除责任。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二、不可抗力认定要件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不可抗力事件必须具备以下三个要件。

1. 主观要件:不可抗力的发生是当事人无法预见和不可能预见的。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无法预知事件何时何地发生,也无法预先知道发生情况如何。如果事件能够事先预料、预测、预报,并能采取措施避免,则不能认定为不可抗力。

2. 客观要件:在现有条件下,当事人所具备的物质力量和技术力量对事件的发生是不可避免和不可克服的。如果根据现实条件,当事人能够采取措施避免和消除事件的发生,则不能认定为不可抗力。

3. 结果要件:事件的发生必然导致合同部分或全部不履行以及延迟履行,或者导致标的物部分或全部毁损。如果某种客观情况的出现并不构成履行合同的障碍,就不能将其视为不可抗力。

三、认定标准

判断一种客观情况是否属于不可抗力,必须同时具备以上三个要件。只有同时具备这三个要件的客观情况才能被认定为不可抗力事件,如果缺少其中的要件,则不能适用法律规定的不可抗力免责条款。
延伸阅读
  1. 电力运行事故的赔偿责任
  2. 定金的法律效力
  3. 公司清算的法定事由
  4. 哪些情况下可以解除合同
  5. 合同违约的免责事由

合同履行热门知识

  1. 优先权的法律意义和适用范围
  2. 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构成要件
  3. 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条件
  4. 遇到无法履行的合同的处理方式
  5. 合同约定付款给第三方的合法性
  6. 抵押物变现后的提存程序
  7. 代为清偿的适用条件
合同履行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机器采购合同范本
  2.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3. 沥青采购合同范本
  4. 餐饮员工劳动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