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11-09
混合过错是指侵权行为造成损害结果时,不仅加害人有过错,而且受害人也有过错的情况。根据《民法通则》第131条的规定,受害人对于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情况下,可以减轻侵害人的民事责任。混合过错与一般的侵权形态相比,具有以下特征:
混合过错不同于共同过错,共同过错是指多人共同对他人造成损害时,多人均有过错,不涉及到受害人的过错问题。而混合过错则是指致害人一方和受害人一方均有过错。
在混合过错中,致害人一方和受害人一方的行为都是导致损害发生的原因。如果只有一方的行为导致损害发生,则无论是致害一方的原因还是受害一方的原因,都不构成混合过错。
混合过错的结果是受害人一方受到损害,而不是双方均受到损害。当双方的行为互相造成损害时,实际上是两个独立的侵权行为,而不是混合过错。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当事人都应就自己的侵权行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114条的规定,在合同制度中,当一方因另一方违反合同而遭受损失时,受害人有责任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损失的扩大。如果受害人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导致损失扩大,就无权要求赔偿扩大的损失。虽然该规定是针对合同制度中的受害人过错而言,但在侵权行为中同样适用。在侵权行为发生后,受害人同样有义务采取措施防止损失的扩大,以避免致害人承担更重的民事责任。如果受害人不履行这一义务,就应对扩大的损失负责。
受害人的过错与致害人的过错是不同的。致害人的过错可以是故意或过失,并且常常具有不法性。而受害人的过错主要是未对自身的财产和人身安全尽到注意义务,其主观上一般为过失。如果受害人的过错是故意的,那么受害人有意造成自身的损害,致害人的行为与受害人的损失之间就没有因果关系。
因此,在发生混合过错后,具体的法律后果和责任承担应根据混合过错的具体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根据《民法通则》第131条的规定,如果受害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可以适当减轻致害人的民事责任。根据《民法通则》第114条的规定,如果受害人对损害的扩大有过错,受害人应承担扩大部分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