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存的法律特征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终止 > 合同提存法律知识

提存的法律特征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11-07

 
54997
提存,这个概念相信大多数人都是不太了解的。提存作为法律制度有着漫长的历史,它起源于博大精深的罗马法。简单概括就是:当债权人无法交付标的时,债务人将该标的物交给提存机关消灭债务。接下来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提存的法律特征

一、提存的定义

提存是指债务人因为债权人的原因无法向其交付合同标的物时,将该标的物交给提存机关以消灭债务的制度。提存是民法中一项重要的制度,各国立法都有具体规定,中国《合同法》也对其进行了规定。提存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及时解决债务纠纷,更好地平衡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利益冲突,保证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提存具有私法和公法双重性质。

二、提存的效力

提存涉及债务人、提存机关和债权人三方之间的关系,因此在债务人与债权人、债务人与提存机关、提存机关与债权人之间都会产生法律效力。

三、提存的价值功能

判断一个法律制度是否合理和必要,关键是看它是否为社会生活所必需,能否有效地调整某一类社会关系,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存制度的确立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 提存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平衡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利益冲突,有利于债权立法整体功能的发挥。
  2. 提存制度的建立有利于澄清讼源,减少诉讼争议。
  3. 提存制度的建立对于在民事领域用法律手段取代行政手段、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具有重要的意义。
  4. 提存制度的建立符合中国民事立法的宗旨。

四、提存的法律性质

关于提存的性质,理论界存在不同观点,主要有两种对立的观点:

  1. 提存为公法上关系,至少为特殊的公法关系。这种观点可以细分为两类:①公法上之关系说,认为提存机关是由国家设立的,受领提存物并进行保管,履行公法上的义务;②国家处理非讼事件的公法上关系说,这两类观点实质上没有差别。
  2. 提存为民事合同关系。这种观点可以细分为三类:①寄托契约关系说;②向第三人给付之契约关系说;③提存为私法上的寄托契约,并具有为第三人利益契约的性质。
延伸阅读
  1. 劳动关系的本质特征及本案分析
  2. 特定式保险合同:保险合同的法律特征
  3. 债务转移的法律规定及其特征
  4. 霸王条款违反了什么法律
  5.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定义和主体

合同终止热门知识

  1. 部分履行合同能否导致合同解除
  2. 提存的法律要求
  3. 合同解除的溯及力问题
  4. 提存债务怎么清偿?解读法院要求的步骤与措施?
  5. 出卖人可以拒绝未支付货款的买受人提取被提存的货物吗2024
  6. 承运人提存货物有什么规定
  7. 出卖人依法提存货物,谁负担提存费用
合同终止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