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03-21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当以实物作为抵押物时,抵押合同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抵押合同中应明确被担保的主债权的种类和数额。
抵押合同中应规定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
抵押合同中应详细描述抵押物的名称、数量、质量、状况、所在地以及所有权或使用权的归属情况。
抵押合同中应明确抵押担保的范围。
当事人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也应在抵押合同中明确规定。
如果抵押合同不完全具备以上规定的内容,可以进行补正。
一般情况下,房产经过抵押后,未经债权人同意,即房屋抵押权人同意,抵押人不得再将房产作为抵押物。然而,这个限制是针对房产的出售,而不是限制房产的抵押。
将一个房屋进行重复抵押并不属于违法行为,只要该房屋的价值不低于所要抵押的款项即可。当一个房屋已经被抵押后再次进行抵押时,如果房屋的价值不足以抵押的款项高,则超过部分视为没有抵押。如果房屋的价值不足以抵押的款项,债权人就需要注意受偿的顺序。
除了在已经进行过一次抵押的房产上进行重复抵押外,根据法律明确规定,房产抵押人在办理抵押后还享有以下几个权利:
房屋进行重复抵押后,仍需携带抵押担保合同办理登记手续。办理房地产抵押登记时,需要向登记机关提交以下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