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订合同中如何确定损害赔偿责任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订立 > 合同订立的程序法律知识

在订合同中如何确定损害赔偿责任

点击数:23 更新时间:2024-02-14

 
166505
合同在订立的时候应当根据相应的法律进行,否则可能造成合同不合法的行为,也是两方以上当事人通过协商而于互相之间建立合同关系的行为。那么,应当如何确定损害赔偿呢?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订立合同中如何确定损害赔偿责任

《民法典》与《合同法》的有效期限

根据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的《合同法》中与《民法典》相冲突的条款将失效,并且相关的司法解释也将同时失效,取而代之的是新颁布的司法解释。

《民法典》生效前的损害赔偿责任规定

根据《民法典》生效前的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1. 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2. 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3. 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4. 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无论合同是否成立,不得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该商业秘密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怎样签订一个合同

合同制的作用

实行合同制度的目的是使公民能够通过各种合同获得所需的商品和服务,同时明确各种经济主体对消费者的责任。依法订立的合同受到法律的保护,公民可以依据合同防止非法交易,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合同的内容和条款

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以下条款:1. 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2. 合同标的;3. 数量;4. 质量;5. 价款或者报酬;6. 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7. 违约责任;8. 解决争议的方法。当事人可以参考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来订立合同。

合同的形式

通常,合同可以采用口头、书面、鉴证、公证等形式来订立。然而,为了避免纠纷的发生以及在发生纠纷后有据可依,最好以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口头形式虽然快捷,但无法提供证据,不利于纠纷的解决,因此一般只适用于集市贸易、市场零售等小额交易。

合同的订立过程

订立合同一般需要经过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要约是指发出缔结合同建议的行为,一旦要约发出,提议人就受到自己建议的约束,表明提议人在对方的有效答复期内有义务与对方订立合同,违反该规定将导致对方损失,需要赔偿损失。承诺是对提议人的建议作出完全同意的答复,答复应该与提议人的提议内容完全一致,如果有新的提议则不算作答复,只能构成答复人的新要约。答复一经向提议人表示,表明合同的订立阶段结束,合同成立。此时,不按合同要求履行义务即构成违约责任。
延伸阅读
  1. 违约损害赔偿的法律依据及相关规定
  2. 一、公路运输损害赔偿的条件
  3. 定金责任和损害赔偿责任的区别
  4. 从《民法通则》来分析医疗损害属于什么责任
  5. 人身权受到侵害时,才能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合同订立热门知识

  1. 保密协议
  2. 行政机关未履行监督职责是否应受处分
  3. 口头承诺的法律效力问题
  4. 保密协议
  5. 案例回顾:
  6. 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的区别
  7. 不签合同如何申诉离职赔偿
合同订立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