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5-01-25
根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当二婚家庭一方去世时,财产分割应按照继承法的规定进行处理。如果有遗嘱,应按照遗嘱处理;如果没有遗嘱,则按照法定继承的方式处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五条的规定,继承开始后,应按照法定继承办理。如果有遗嘱,则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如果有遗赠扶养协议,则按照协议办理。
根据该法第十条的规定,遗产应按照以下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在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如果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情况下,才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根据该法的定义,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一般来说,再婚登记需要按照以下手续进行:
要求结婚登记的男女双方需携带所需证件共同到一方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区、县级市民政局(或镇人民)的婚姻登记机关提出申请。
双方当事人需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填写一份《申请结婚登记声明书》。
双方当事人必须在婚姻登记员面前亲自在《申请结婚登记声明书》的“声明人”一栏签名。
婚姻登记机关会对双方提交的证件和声明进行审查,符合结婚登记条件的,将准予登记。
此外,对于涉及到跨国再婚的情况,也需要一些额外的手续:
如果中国公民的前次婚姻关系是在国外按照当地法律通过司法程序解除的,其离婚证件(指法院出具的离婚调解书和离婚判决书)须经我国人民法院裁定承认。被裁定承认的,视为有效;被驳回的,视为无法律效力。如果中国公民的前次婚姻关系是在国外婚姻登记机关登记离婚的,离婚证件无需经我国人民法院裁定承认,但需要经过其居住国外交部或外交部授权机构的认证和我国驻该国使、领馆的认证。
外国人在中国申请再婚时,需要提供离婚证件。如果其前次婚姻关系是在国外按照当地法律通过司法程序解除的,还需要同时提供经我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的原配偶的国籍证明。如果原配偶是中国公民,其离婚证件(指法院出具的离婚调解书和离婚判决书)须经我国人民法院裁定承认。被裁定承认的,视为有效;被驳回的,视为无法律效力。如果原配偶是外国公民,或者前次婚姻关系是在国外婚姻登记机关登记离婚的,离婚证件无需经我国人民法院裁定承认,但需要经过其本国公证机关公证,并经过其本国外交部或外交部授权机构的认证和我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或由该国驻华使、领馆直接认证。
持有我国人民法院第一审离婚判决书的当事人申请再婚时,需提供法院出具的离婚判决书发生法律效力的证明。
我国驻外使、领馆应按照相关规定为经驻在国公证和该国外交部或其授权机构认证过的离婚证件办理认证手续,并为长期或已在国外取得合法居留权的中国公民出具或认证婚姻状况证明。对于情况特殊者,应先报国内审批。
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应将结婚当事人提交的我国人民法院承认外国法院离婚判决裁定书或经公证、认证的离婚证件、国籍证明或离婚判决书发生法律效力的证明收存于当事人的结婚登记档案中。
对于与我国签订民事司法协助条约的外国法院出具的离婚证件在我国使用的情况,应按照条约的有关规定办理。
如果申请结婚当事人提供了伪造的证件或证件被涂改,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将不予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