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嘱的定义和法律特征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继承法 > 遗嘱法律知识

遗嘱的定义和法律特征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5-07-20

 
364937
遗嘱是由被继承人生前所订立的。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那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是如何规定遗嘱的相关内容的呢?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整理有关哪些人有权进行遗嘱的撤销的相关内容。以供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遗嘱是指在法律允许范围内,遗嘱人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遗产或其他事务所作的个人处分,并在遗嘱人死亡时生效的法律行为。遗嘱是公民生前对其死后遗产所作的处分和处理,以及其他事务的嘱咐或嘱托。

遗嘱的法律特征如下:

1. 单方法律行为

遗嘱是基于遗嘱人单方面的意思表示即可发生。

2. 预期法律后果的法律行为

遗嘱是一种法律行为,遗嘱人通过遗嘱预期其在法律上产生的后果。

3.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遗嘱人必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才能有效地设立遗嘱。

4. 代理不适用

设立遗嘱时,不能进行代理。代书遗嘱必须由遗嘱人本人在遗嘱上签名,并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

遗嘱的撤销方式和效力

遗嘱的撤销是指立遗嘱人取消自己所立的遗嘱,一旦原遗嘱被取消,其内容即无效。

遗嘱的变更和撤销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

1. 书面明示变更或撤销

遗嘱人可以通过书面形式明确表示变更或撤销原遗嘱。

2. 立新遗嘱方式变更或撤销

遗嘱人可以通过立新遗嘱的方式变更或撤销原遗嘱。

根据中国《继承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规定,如果遗嘱人以不同形式立有数份内容相抵触的遗嘱,以最后所立的遗嘱为准。自书、代书、录音、口头遗嘱不得撤销或变更公证遗嘱。

当遗嘱人订立新的遗嘱时,无论是否明确撤销或变更原遗嘱,只要前后两个遗嘱的内容相抵触,即意味着前遗嘱被推定为变更或撤销。如果原遗嘱是公证遗嘱,在变更或撤销时仍需经过原公证机关的办理。

当遗嘱人的行为与遗嘱相抵触时,其抵触行为被视为对原遗嘱的部分或全部撤销。

有权申请遗嘱撤销的人

以下人员可以申请撤销遗嘱:

1. 受胁迫、欺诈所立的遗嘱

如果遗嘱是在受到胁迫或欺诈的情况下立的,继承人、受遗赠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撤销。

2. 不符合法律形式要求的遗嘱

如果遗嘱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要求,继承人、受遗赠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也可以申请撤销。

被撤销的遗嘱自遗嘱人死亡时起即无效。如果遗嘱尚未执行,则停止执行;如果已经执行,则应返还被执行的遗产,无法返还的,受益人应进行折价补偿。

撤销权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可撤销事由起经过一年即消灭。

延伸阅读
  1. 智慧财产权的特点
  2. 如何预防表见代理的发生
  3. 船舶污染的法律分类
  4. 行政复议代理人的特征及分类
  5. 有限公司破产法律特征

继承法热门知识

  1. 停车场刮蹭逃逸后果可能构成肇事逃逸
  2. 监视居住的执行地点
  3. 劳务派遣的定义和概念
  4. 行政执法的定义和要素
  5. 合同的定义和含义
  6. 同案犯刑事判决书的证据能力
  7. 醉驾拘役期间是否可以通信自由
继承法知识导航

婚姻家庭解决方案

  1.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2. 军人无重大过错时的离婚
  3. 父母共同出资,产权登记一方子女名下的房产分割
  4. 离婚时如何分割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财产
  5. 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赔偿,离婚时如何分割
  6. 离婚时如何分割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
  7. 协议离婚后,对财产分割有异议的可以起诉

婚姻家庭合同下载

  1. 销售人员保密协议范本
  2. 股份赠与协议范本
  3.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
  4. 湖南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