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4 更新时间:2024-07-30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倾销是指在正常贸易过程中,进口产品以低于其正常价值的出口价格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而反倾销则是指对倾销行为采取的反制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的规定,如果进口产品以倾销方式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并对已经建立的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或者产生实质损害威胁,或者对建立国内产业造成实质阻碍,将会进行调查,并根据本条例的规定采取反倾销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第三条的规定,倾销是指在正常贸易过程中,进口产品以低于其正常价值的出口价格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对倾销的调查和确定由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以下简称外经贸部)负责。
根据实际情况,商品倾销可以分为偶然性倾销、间歇性或掠夺性倾销以及长期性倾销。
偶然性倾销通常指因为本国市场销售旺季已过,或公司改营其他在国内市场上很难售出的积压库存,以较低的价格在国外市场上抛售。由于此类倾销持续时间短、数量小,对进口国的同类产业没有特别大的不利影响,进口国消费者反而受益,获得廉价商品。因此,进口国对这种偶发性倾销一般不会采取反倾销措施。
间歇性或掠夺性倾销是指以低于国内价格或低于成本价格在国外市场销售,达到打击竞争对手、形成垄断的目的。待击败所有或大部分竞争对手之后,再利用垄断力量抬高价格,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这种倾销违背公平竞争原则,破坏国际经贸秩序,因此受到各国反倾销法的限制。
长期性倾销是指无期限地、持续地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在国外市场销售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