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农产品贸易磨擦的新动向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国际经济法 > 国际贸易 > 国际贸易种类法律知识

中日农产品贸易磨擦的新动向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3-20

 
162444
中国和日本作为世界上两大经济体,其经济结构的互补性使两国间的贸易发展很快。2001年中国对日本的进出口总额达到877.5亿美元,其中出口额449.6亿美元,进口额428.0亿美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了5.5%、7.9%和3.1%。就农产品贸易而言,根据日本财务省的统计,2000年日本农产品进口额369亿美元,比1990年的289亿美元增长了27.7%,其中美国和中国为其两大贸易伙伴。特别是中国,对日本的农产品出口增长迅速,但是近年来,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日渐加剧。本文将从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人手,分析2002年以来贸易摩擦的新动向,以及在新的情况下日本采取的限制中国农产品进口的对策。

中-日农产品贸易磨擦的新动向

限制措施的历史

1995年,日本对中国进口的大蒜和生姜实施限制措施,最终以中国实施出口配额管理和日方实施进口商申报管理而结束。2001年4月23日,日本政府又开始对中国的大葱、香菇、蔺草席实施临时性紧急进口限制措施。同年6月8日,日本政府停止从中国进口禽类产品。作为反制裁,中国政府在6月21日对原产于日本的汽车、手持和车载无线电话、空气调节器加征100%的特别关税,并要求日方纠正对中国出口商品的错误决定和歧视性做法。经过半年多的谈判,这次贸易摩擦在同年12月21日解决,双方都撤销了限制措施。

贸易摩擦与非关税措施

贸易摩擦往往是由于一个国家实施某项政策措施后,对其贸易伙伴的利益造成损失,引起贸易伙伴进行制裁,从而引发贸易战。在贸易摩擦中,双方所运用的政策手段往往是非关税措施。关税措施是透明且容易识别的,并受到WTO规则制约,如出口补贴、进口许可证和进口配额等。非关税措施不容易明确界定,有些措施隐蔽且难以澄清,如技术性的贸易壁垒、国内税费政策和政府鼓励买国货、抵制购买外国产品等。

中-日农产品贸易战的特点

自2002年以来,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表面上得到解决,但实际上贸易摩擦并未完结,因为根源问题未消除。2002年以来,中-日贸易摩擦呈现以下特点:1. 从传统的正面交锋转向隐蔽运作:长期以来,日本运用紧急限制措施限制中国农产品进入其市场,引发中-日贸易战。1995年和2001年的贸易摩擦就属于此类。然而,由于日本未能达到预期效果,转向使用更隐蔽的技术性措施限制中国农产品,主要通过动植物和食品进口的检疫措施进行限制。
延伸阅读
  1. 中澳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问题
  2. 研究我国农产品贸易的适度保护策略
  3. 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办法
  4.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监管体系的问题剖析
  5. 原产地规则的起源

国际贸易热门知识

  1. 最惠国待遇是什么意思
  2. 反倾销调查申请书有附有证据吗
  3. 伪造报关单承担哪些刑责
  4. 伪造报关单犯法吗
  5. 税制改革以来中国历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
  6. 海关管辖哪些案件
  7. 略论中小企业出口如何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
国际贸易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茶叶购销合同书范本
  2. 农产品采购合同范本
  3. 工商版-公司章程修正案范本
  4. 采购合作协议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