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5-02-15
根据法定解除权的规定,解除权行使方应当通知对方,只有在通知对方后,解除权才对对方生效。若未经通知,即为未实施解除权,原法律行为依然有效。
在行使解除权的方式上,中国合同法采用德国民法的立法体例。根据该法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在约定解除事由或法定解除事由发生而欲行使解除权时,必须通知相对人。合同自通知到达相对人时发生解除的效力。
此外,若以“情事变更”为由要求解除合同的,必须通过法院或仲裁机构加以裁决才能发生法律效力。但后来并未采行,主要是考虑到如何划分正常的商业风险和情势变更较为困难,掌握不好,有可能使有的当事人规避正常的商业风险,有的法官也可能滥用这项权力,甚至助长地方保护主义等不利因素。
因此,最终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规定,任何情形下解除权人行使解除权都只须以意思表示通知对方即可,不必通过法院判决或仲裁机构仲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国家对市场行为仍有一定的干预。根据相关法律或行政法规的规定,若以有关机关的批准、登记为解除的特别生效要件的,则需获得批准或办理登记后才可解除合同。若仅为行政上管理的需要,则办理该手续与否并不会影响解除的效力。这是与合同生效要件相对应的。因此,某一合同的解除条件与程序应当与该合同的成立条件和程序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