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12-20
赠与股权和有偿出让股权一样,会对公司的信用关系和股权结构产生影响。因此,公司法对出资转让的限制性规定也应适用于赠与股权。具体而言,如果股东向外部赠与股权,应当获得全体股东过半数的同意。如果未能获得过半数的同意,反对的股东应当购买该部分股权,购买价格由当事人协商确定,如果协商不成,可以通过评估方式确定。如果超过半数的股东同意赠与,其他股东仍然享有优先购买权。然而,由于赠与是无偿的,受赠方并不支付对价,因此其他股东不可能以“同等条件”行使优先购买权。在这种情况下,仍然需要通过协商或评估的方式确定股权转让的价格。
此外,公司章程也应该允许对股东赠与作出更为严格的限制性规定,例如提高股东同意的比例,甚至要求全体股东的同意。由于赠与的无偿性表明该股东并非通过转让来变现其资本,因此提高对赠与的限制并不会影响资本的自由流通。根据《公司法》的立法精神,公司章程完全可以对股东赠与股权作出比法律规定更为严格的同意条件。
股权的继承是根据继承法将死者的股权转归继承人的过程。离婚时的股权分割是根据《婚姻法》为共同财产进行的股权分割或转让。由于继承和离婚所涉及的股权转让具有法定性,与有偿转让不同。那么,继承人、受遗赠人或其配偶是否自动成为公司股东呢?根据《公司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自然人股东死亡后,其合法继承人可以继承股东资格;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这意味着,在公司章程没有相反规定的情况下,继承人当然可以成为股东。类似地,夫妻分割也应当适用这一原则。
根据《担保法》第七十八条第三款的规定,“以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份出质的,适用公司法股份转让的有关规定,质押合同自股份出质记载于股东名册之日起生效”。根据《公司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可以认为:股东向同一公司中的其他股东以股权设质不受限制;股东向公司外的债权人以股权设质,必须经过其他股东过半数的同意;如果过半数的股东不同意,又不在合理期限内购买出质的股权,则视为同意出质。
关于股权是否可以作为强制执行的标的,理论上存在否定和肯定两种观点。否定观点认为,强制转让股权等于强加一个新合作伙伴给其他股东,其他股东不得不担心新股东的信誉和合作等问题。此外,法律规定股权转让应基于股东会的决议,并需要其他一定比例的股东同意,允许强制转让显然违背了自愿原则,不符合法律规定。根据这种观点,股权不能被强制执行,债权人也无法得到救济。
肯定观点认为,股权作为一项具有可转让性的财产权,当股东的其他财产不足以清偿债权人时,将其拥有的有限责任公司股权作为强制执行的标的,是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的唯一有效措施,也是避免股东通过出资改变财产性质以逃避债务的必要手段。《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采取了肯定观点,规定债务人在有限责任公司中的股权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标的。该规定规定了人民法院在强制执行股权时的程序和要求。
在强制执行股权时,其他股东在收到法院通知的20天内有权行使优先购买权。然而,如何实现优先购买权是一个问题。优先购买权应该以通告对外转让的主要条件为前提,包括拟受让人和拟转让价格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购买股权。在实践中,法院通常通过拍卖的方式处理股权,如何保护老股东的优先购买权是一个关键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公司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一)》对此问题进行了规定。
以上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特别是在股权拍卖事件中,老股东是否可以直接根据拍卖底价行使优先购买权。这个问题需要在日后的司法解释中得到明确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