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制公司有什么区别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类型 > 有限责任公司法律知识

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制公司有什么区别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3-10-19

 
159323
今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开公司而不是打工。但创办一家公司不容易,在创办之初,究竟是有限责任公司还是股份有限公司,对两者的概念和区别理解不清。相信创业者们很想清除了解其中的区别,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以下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区别

股权表现形式差异

根据《公司法》第三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对公司承担责任的限度为其出资额,而公司对债务承担责任的限度为其全部资产。股份有限公司的全部资本被分为等额股份,股东对公司承担责任的限度为其持有的股份,公司对债务承担责任的限度为其全部资产。

股东人数限制

根据《公司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要求股东人数不得超过五十个。而根据《公司法》第七十八条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要求发起人不得少于二人,但不得超过二百人,其中半数以上的发起人必须在中国境内有住所。

设立方式及流程差异

有限责任公司只能由发起人集资设立,而股份有限公司可以向社会募集资金。根据《公司法》第八十四条规定,以募集设立方式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认购的股份不得少于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三十五。

组织机构设置规范化程度不同

股份有限公司必须设立董事会,而有限责任公司可以选择不设立董事会。根据《公司法》第四十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设立董事会的情况下,股东会会议由董事会召集,董事长主持。若董事长无法履职,副董事长将主持。若副董事长无法履职,将由半数以上董事共同推举一名董事主持。而有限责任公司不设董事会的情况下,股东会会议由执行董事召集和主持。

股权转让方面

股份有限公司在股权转让方面有更多的限制。根据《公司法》第一百三十八条规定,股东转让其股份必须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场所进行,或按照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方式进行。此外,根据《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定,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在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已发行的股份在公司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五,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离职后半年内,上述人员不得转让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公司章程可以对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转让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作出其他限制性规定。
延伸阅读
  1. 董事和股东的区别
  2. 国有股权划转的法律意见书
  3. 税务出了问题股东承担什么责任
  4. 股份有限公司注销程序如何进行
  5. 董事会法定最低人数

公司类型热门知识

  1. 销售未完成指标可以辞退吗
  2. 不动产证就是土地使用权证吗
  3. 民营企业并购后的法律后果有哪些,有哪些法律风险
  4. 国有控股公司中层干部国家工作人员身份怎样认定
  5. 个体工商户不建账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6. 个体户转公司的流程是怎样的
  7. 空壳公司可以收购上市公司吗
公司类型知识导航

公司法纠纷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合伙清算纠纷
  3. 公司破产纠纷
  4. 新三板交易纠纷
  5. 融资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股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公司股东投资协议范本
  2. 广州有限责任公司章程范本
  3. 投资风险协议范本
  4. 股东增资扩股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