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抗辩权和留置权区别是什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担保法 > 留置 > 留置权法律知识

不安抗辩权和留置权区别是什么

点击数:24 更新时间:2024-06-25

 
15929
不-安抗辩权和留置权一样,都是为了保证合同双方的债务得到履行,双方的债权得到实现。但是,不-安抗辩权和留置权各有其适用范围,二者性质、成立条件、行使方式和法律后果都不同,两者不能相互代替。而在司法实践当中,留置权与不-安抗辩权常易混淆。下面就和手心律师网小编一起来看看下面的详细内容吧。

不履行抗辩权和留置权的区别

一、适用范围的不同

不履行抗辩权主要适用于双务合同,当事人互负对等的给付义务且有先后履行的顺序。买卖合同、租赁合同、承揽合同、供用水电合同、保险合同等都可以适用不履行抗辩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八条的规定,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丧失商业信誉、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之一,可以中止履行。如果没有确切证据中止履行,当事人应承担违约责任。

二、性质的不同

留置权的效力性质属于物权效力,具有追及效力和优先效力。留置权可以对抗债务人和合同之外的其他第三人,包括其他债权人的债权请求权。留置权具有不可分性,即债权得到全部清偿之前,留置权人有权留置全部标的物。不履行抗辩权的效力性质属于债的效力,仅及于当事人之间,不具有对抗合同以外的第三人的效力。不履行抗辩权只能就双务合同的对方当事人的债权请求权行使。

三、成立条件的不同

留置权的成立条件为债权人占有动产,且占有的动产必须与债权有牵连关系(企业间除外),债务人的债务须已到履行期,不存在妨碍留置权成立的情形。不履行抗辩权的成立条件为双方当事人因同一双务合同而互负债务,后给付义务人的履行能力明显降低,有不能为对待给付的现实危险,有充足的证据证明相对人无能力履行债务,先履行一方的债务已经届满清偿期,后履行义务未提供担保。

四、行使方式的不同

留置权用以抗辩的是对方的物。当债务人经催告后不为给付时,留置权人可以依法进行留置。不履行抗辩权用以抗辩的是己方的给付。不履行抗辩权只能消极阻止对方请求,不能积极实现自身债权,其仅为一种拒绝给付的权能,不具备独立权利的地位。

五、法律后果的不同

留置权人对留置物享有占有权、留置物孳息的收取权、使用权、必要费用的偿还请求权、优先受偿权等权利。不履行抗辩权人应通知对方,并要求达到一定条件时才能解除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当事人依照第六十八条的规定中止履行时,应及时通知对方。对方提供适当担保时,应恢复履行。如果中止履行后,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适当担保,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综上所述,不履行抗辩权和留置权是两种不同的权利,二者在性质、适用范围、成立条件、行使方式和法律后果等方面存在差异,不能同时行使。并且,留置权和不履行抗辩权都必须在付出代价后才能获得,因为留置权人和不履行抗辩权人通常已经履行了自己的义务。只有合法、合理地行使不履行抗辩权和留置权,才能真正保证合同双方的债务得到履行,保障双方的债权得到实现。
延伸阅读
  1. 不安抗辩权的行使及解除合同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的履行抗辩权的种类
  3. 抵押人追偿权的限制
  4. 引起永久抗辩权的因素
  5. 合同履行原则及义务

留置热门知识

  1. 我国票据抗辩权的规定
  2. 留置权的适用范围
  3. 法律规定留置权的要件
  4. 担保人的抗辩权
  5. 延长留置措施办理程序
  6. 不安抗辩权:保护当事人权益的重要法律工具
  7. 人被监察委留置的严重性
留置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