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法保证人认定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担保法 > 保证 > 保证人法律知识

担保法保证人认定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12-03

 
155889
在债务纠纷中,我们很常能见到担保人的身影,这也是保证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而规定的。在保证合同当中,债权人要确定保证人具有合法的效力。那么认定保证人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呢?下面,让手心律师网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担保法保证人的认定条件

一、保证人的代为清偿能力

根据担保法第7条规定,保证人必须具备代为清偿债务的能力。保证人的基本资格要求是具备代为清偿能力。保证人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债权能够得到实现,债务能够得到清偿。代为清偿包括代为履行金钱债务和其他给付。根据担保法的规定,保证人的保证责任形式包括代为履行债务和承担债务不履行责任。如果保证人不能实际代为履行非金钱债务,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担保法解释》第13条规定,保证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需要指出的是,担保法关于保证人资格的基本要求并非强制性规定,因此不能以保证人不具备代偿能力为由认定保证合同无效。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担保法解释》第14条规定,不具备完全代偿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自然人,在以保证人身份订立保证合同时,不能以自己没有代偿能力为要求免除保证责任。

二、提供保证的合格主体

根据担保法的规定,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凡具备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公民,都可以作为保证人。《担保法解释》第15条规定了五种类型的“其他组织”可以作为保证人:

  1. 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独资企业、合伙企业;
  2. 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联营企业;
  3. 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4. 经民政部门核准登记的社会团体;
  5. 经核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乡镇、街道、村办企业。

不能成为保证人的条件

成为保证人不仅需要具备积极条件,还需要具备消极条件。根据我国《担保法》的规定,某些组织不得担当保证人,或者只能在一定条件下担当保证人。这些组织包括:

1. 国家机关

国家机关享有国家财政预算拨付的经费,这些经费只能用于履行其所承担的相应国家职能和支付工作人员的工资,不能用于任何经营活动,包括为他人提供担保。但是,在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时,经过国务院批准后,国家机关可以作为保证人。

2. 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

为了公共利益而设立的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不得从事与社会公益事业无关的经济活动。根据我国《担保法》第9条规定,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得为保证人。

3. 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和职能部门

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是指企业法人下设的、依法取得营业执照的分公司、分厂、销售部等,具有一定的对外经营权。企业法人的职能部门是指企业法人所设立的、没有对外经营权的内部职能部门,如公司的人事部、财务部、车间等。

由于企业的职能部门既不具有法人资格,也不具有对外经营权,因此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其名义对外进行经济往来,包括提供保证。如果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有其法人的书面授权,可以在授权范围内提供保证。

延伸阅读
  1. 债权转让必须明确金额吗
  2. 浅议保证的效力
  3. 经济联保纠纷担保人的责任
  4. 公司对自己债务怎么担保
  5. 债权债务转让后担保人的责任是什么

保证热门知识

  1. 保证担保有哪些特点?
  2. 对保证人能够经公证强制执行吗
  3. 借款中保证人的责任
  4. 保证人追偿权起诉状
  5. 男子签字担保货物运输损失是否要承担保证责任
  6. 保证人的权利有哪些,保证责任的方式有哪些
  7. 哪些情况下保证人不担责任
保证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