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人员办理审计事项的有哪些情形需要回避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财税法 > 审计法 > 审计法法规法律知识

审计人员办理审计事项的有哪些情形需要回避

点击数:49 更新时间:2024-04-24

 
155725
当今社会下,在财税法的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疑问,那么针对审计人员办理审计事项的有什么情形需要回避,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给出了相应的答案,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审计人员办理审计事项的回避情形

一、与被审计单位负责人或者有关主管人员有亲属关系的

如果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的负责人或有关主管人员存在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或近姻亲关系,应当向审计机关负责人申请回避。同样,被审计单位也有权申请审计人员回避。

二、与被审计单位或者审计事项有经济利益关系的

如果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或者审计事项存在经济利益关系,应当申请回避。这样的利益关系可能会影响审计人员的公正执行公务。

三、与被审计单位、审计事项、被审计单位负责人或者有关主管人员有其他利害关系的

如果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审计事项、被审计单位负责人或者有关主管人员存在其他利害关系,可能会影响公正执行公务,应当申请回避。

审计人员的回避事宜由审计机关负责人决定。而审计机关负责人办理审计事项时的回避事宜,则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人决定。

相关知识点

一、纳税人未缴清税款就合并的情形欠税由谁归还

当纳税人发生合并或分立情形时,应当向税务机关报告,并按照法律规定缴清税款。如果在合并时纳税人未缴清税款,那么合并后的纳税人应当继续履行未履行的纳税义务。同样地,如果在分立时纳税人未缴清税款,分立后的纳税人应当对未履行的纳税义务承担连带责任。

二、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处理

对于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处理,需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办理。

延伸阅读
  1. 一、法庭回避规定
  2. 一、回避制度适用对象及申请回避的情形
  3. 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包括哪几种
  4. 开庭审判阶段的程序及步骤
  5. 驳回复议决定书

审计法热门知识

  1. 审理报告的办理程序
  2. 回避制度的主动与被动申请
  3. 审计机关对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的审计职责
  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
  5. 虚构收入:违法手法及其普遍性
  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
  7. 内部审计的问题及对策
审计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