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2 更新时间:2024-02-29
企业冒用他人信息申报个税的行为,可以通过向各级税务部门进行申诉来解决。对于由信息冒用所产生的非涉税纠纷或法律责任,可以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各级税务部门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共同维护合法权益。申诉不会增加纳税人的税收负担,税务部门将依法处理冒用他人信息申报个税的单位或个人的涉税违法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纳税人必须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要求的申报期限和内容,如实办理纳税申报,并报送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以及其他纳税资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二条的规定,如果纳税人未按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或者扣缴义务人未按规定的期限向税务机关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和相关资料,税务机关将责令其限期改正。对于情节较轻的,可以处以二千元以下的罚款;对于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以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根据上述规定,如果公司未按规定的期限进行纳税申报,税务机关可以对其处以二千元以下的罚款;如果情节严重,可以处以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九条的规定,扣缴义务人每月应扣的税款和纳税人每月应纳的税款,都应在次月十五日内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
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的税款按月计征,由扣缴义务人或纳税义务人在次月十五日内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特定行业的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的税款可以按年计算、分月预缴,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的税款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纳税义务人应在次月十五日内预缴,并在年度结束后的三个月内进行汇算清缴,多退少补。
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应纳的税款按年计算,纳税义务人应在年度结束后的三十日内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如果纳税义务人在一年内分次取得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应在每次取得所得后的十五日内预缴,并在年度结束后的三个月内进行汇算清缴,多退少补。
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应在年度结束后的三十日内将应纳的税款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