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人的财务相关材料应由何方机构进行管理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财税法 > 会计法 > 会计监督法律知识

纳税人的财务相关材料应由何方机构进行管理

点击数:40 更新时间:2023-12-07

 
155627
职务犯罪一直是我国法律及政府严厉打击的犯罪行为之一,而利用自己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徇私舞弊,也是属于职务犯罪的一种,情况严重的甚至有可能会被抓捕以及关进监狱,那么税务人员徇私舞弊的怎么处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税务人员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一、税务人员徇私舞弊、玩忽职守应承担的责任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如果税务人员徇私舞弊或者玩忽职守,导致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涉嫌犯罪,税务机关应当依法将案件移交司法机关进行刑事追究。对于那些不按法律规定将应当移交司法机关的案件移交的税务人员,如果情节严重,将会面临刑事责任的追究。如果税务人员徇私舞弊或者玩忽职守,导致国家税收遭受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也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如果尚不构成犯罪,将给予行政处分。

根据《个体工商户税收定期定额征收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税务机关在执行核定定额程序时,应当严格遵守回避制度。税务人员个人不得擅自确定或更改定额。对于那些徇私舞弊或者玩忽职守,导致国家税收遭受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情况,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如果尚不构成犯罪,将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税务人员回避的情况

二、税务人员应当回避的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八条的规定,税务人员在核定应纳税额、调整税收定额、进行税务检查、实施税务行政处罚、办理税务行政复议等工作中,如果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代表人、直接责任人存在以下关系之一,应当回避:

  1. 夫妻关系;
  2. 直系血亲关系;
  3. 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
  4. 近姻亲关系;
  5. 可能影响公正执法的其他利害关系。

对于上述情况下的税务人员,应当回避与相关人员进行工作上的接触,以确保税务工作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延伸阅读
  1. 新设立公司法人个税申报方式
  2. 税收强制执行措施的对象
  3. 出租房屋是否可以申请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4. 纳税人损坏或虚报账薄的法律处罚
  5. 税务行政复议的适用范围

会计法热门知识

  1. 审核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合理性、正确性
  2. 会计行为的规范与制约
  3. 内部会计监督系统:重要性和作用
  4. 经营杠杆系数的计算方法
  5. 法律咨询合同的印花税问题
  6. 第一章:企业物流管理制度
  7. 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的程序和要求
会计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