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合同订立后如何处理
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4-05-06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对房屋进行拆迁时,拆迁部门与被拆迁人要签订拆迁合同,约定拆迁补偿方式、补偿期限等内容,那么拆迁合同订立后怎样处理?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的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拆迁合同履行与诉讼
一、拆迁合同的履行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五条的规定,拆迁部门和被征收人应根据合同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合同约定的内容包括补偿方式、补偿金额和支付期限、用于产权调换房屋的地点和面积、搬迁费、临时安置费或周转用房、停产停业损失、搬迁期限、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等。若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诉讼。
二、房屋拆迁赔偿流程
(一)申领房屋拆迁许可证
拆迁人应向相关部门申领房屋拆迁许可证。
(二)发布公告
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根据房屋拆迁许可证的内容向社会发布公告。
(三)宣传和解释工作
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和拆迁人应向被拆迁人和房屋承租人做好宣传和解释工作。
(四)确定补偿标准和安置方案
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拆迁补偿标准和安置方案。一般而言,违章建筑和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不予补偿。拆迁补偿方式分为一般情形的补偿和特殊情形的补偿两类。一般情形的补偿可包括货币补偿和房屋产权调换、结算价差,被拆迁人可以选择补偿方式。特殊情形的补偿被拆迁人不能选择,或只作货币补偿,或只作房屋产权调换、结算价差。
(五)达成补偿安置协议
拆迁人与被拆迁人、房屋承租人达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
(六)裁决拆迁
如果达成协议失败,可以通过裁决进行拆迁。
(七)强制拆迁
在进行强制拆迁前,拆迁人有义务向公证处申请办理证据保全,以确保拆除房屋的相关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