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平台资金孽息归属的风险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种类 > 金融债务法律知识

第三方支付平台资金孽息归属的风险有哪些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2-04

 
141597
随着移到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发展,第三方支付在我国的发展也是非常迅速的。消费者将自己的资金转移到第三方支付平台后,如果进行消费时就可以通过该平台支付,将资金转入第三方支付平台后会产生孽息,那么第三方支付平台资金孽息归属的风险有哪些?下面由手心律师网为小编进行解答。。

第三方支付平台资金孽息归属的风险有哪些

一、资金所有权转移的法律风险

根据我国民法的规定,原物所有权人通常有权取得孽息。在买卖双方交易过程中,应当适用合同法来规定资金的所有权转移。第三方支付平台在交易过程中扮演保管方的角色,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保管人应当将原物及其孽息归还寄存人。然而,第三方支付在服务协议中明确表示不承担货币贬值风险和孽息支付责任。这与我国合同法的规定相违背。但如果用户同意了此条款,可以理解为将孽息默认赠予第三方支付公司。在民商法中,通常情况下约定的效力大于法定。

二、资金保管人的义务与所有权

第三方支付平台在交易过程中起到资金保管人的作用,但并不具备对资金的所有权。当买方将资金划入第三方的账户时,第三方支付平台仅扮演资金保管人的角色,资金的所有权仍然属于买方。直至款项进入卖方账户或买方确认付款后,所有权才转移到卖家名下。因此,第三方支付平台并不具备对资金的所有权,只有保管的义务。随着用户数量的增长,第三方支付平台上沉淀的资金量将会非常巨大,这将引发关于利息分配的问题。

三、交易隐蔽性可能造成的犯罪风险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隐蔽性和便利性使得通过网络进行经济犯罪的情况越来越多。犯罪分子可以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洗钱、套现等金融犯罪活动。由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和监管上的漏洞,这些犯罪行为得以进行。此外,第三方支付平台很难辨别资金的真实来源和去向,为资金的非法转移、洗钱、贿赂、诈骗、赌博以及逃税漏税等活动提供了便利。因此,第三方支付平台可能成为违法犯罪活动的工具,造成金融风险。

第三方支付所面临的法律风险

一、主体资格和经营范围的风险

第三方支付平台聚集了大量的用户资金或发行了大量的电子货币,客观上具备了某些银行的特征。然而,根据我国《商业银行法》的规定,商业银行是依法设立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第三方支付平台吸收用户资金并不能被视为吸收存款,更无法发放贷款,因此不具备法律规定的银行主体资格。央行将第三方支付平台定位为非金融机构,对其监管标准和准入条件的设置标准低于商业银行,以促进第三方支付产业的发展。然而,这也导致第三方支付存在一定的监管漏洞,如资金使用混乱,从而形成资金安全隐患,并可能引发支付风险和道德风险。

二、资金所有权转移的风险

根据我国民法的规定,原物所有权人通常有权取得孽息。在买卖双方交易过程中,应当适用合同法来规定资金的所有权转移。第三方支付平台在交易过程中扮演保管方的角色,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保管人应当将原物及其孽息归还寄存人。然而,第三方支付在服务协议中明确表示不承担货币贬值风险和孽息支付责任。这与我国合同法的规定相违背。但如果用户同意了此条款,可以理解为将孽息默认赠予第三方支付公司。在民商法中,通常情况下约定的效力大于法定。

三、交易隐蔽性可能造成的犯罪风险

由于网络的隐蔽性和便利性,通过网络进行经济犯罪的情形越来越多,如进行洗钱等金融犯罪、用信用卡或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套现。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和监管上的漏洞使得犯罪分子得以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金融犯罪。我国法律中虽然把信用卡恶意透支规定为违法行为,但这里的“恶意透支”并非由道德规范所评判,而被法律规定为: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规定期限,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无效的透支行为。可见,对于支付宝套现的人士来说,他们只是利用了制度的漏洞,不属于违反国家法律,而只是违反道德与网上交易习惯而已。然而,支付平台的网络违法犯罪活动不断出现,其造成的危害甚至金融风险也令人堪忧。

延伸阅读
  1.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定义和功能
  2. 信用卡逾期能不能协商只还本金
  3. 第三方支付代理合同的定义与解释
  4. 第三方支付的行业特点
  5. 风险一:主体资格和经营范围的风险

债的种类热门知识

  1. 互联网支付的洗钱风险与法律防范
  2. 简单之债与选择之债的区别
  3. 企业贷款股东的责任
  4. 案情简介
  5. 案情介绍:买方以货物质量瑕疵为由拒付货款
  6. 大学生校园贷是否会上征信?
  7.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解决涉行政机关为被执行人案件问题的通知
债的种类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非法经营罪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4.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5.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6.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7. 金融借款纠纷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民间借贷还款协议书范本
  2. 公司还款协议书范本
  3. 房地产抵押合同范本
  4. 担保借条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