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1-19
合同债权保全制度是为了防止债务人财产的不当减少导致债权人无法实现其债权而设立的法律制度。该制度包括债权人的代位权和债权人的撤销权。代位权主要针对债务人消极行为,当债务人有权利但不行使时,影响了债权人的权利实现,法律允许债权人代替债务人行使债务人的权利。而撤销权则主要针对债务人积极行为,当债务人在不履行债务的情况下,减少其财产并损害债权人的债权实现时,法律赋予债权人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行为的权利。
债权人通过代位权和撤销权这两项权利,可以保全债务人的总财产,增强债务人履行债务的能力,以实现其合同债权的目的。中国《合同法》第73条和第74条规定了债权人的代位权和撤销权制度,填补了中国民事立法的空白,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中国《合同法》第73条规定,当债务人未行使到期债权导致债权人受损时,债权人可以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替债务人行使债权,但该代位权不适用于债务人自身的专属债权。代位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债权人行使代位权所需费用由债务人承担。
根据中国《合同法》第74条规定,当债务人放弃到期债权或无偿转让财产导致债权人受损时,债权人可以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如果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并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况,债权人也可以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撤销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债权人行使撤销权所需费用由债务人承担。
合同债权保全实质上是一种保护债权的制度,它是债权人基于债权的效力对债务人以外的人产生法律效力的一种法律机制。债作为一种可期待的信用,只有在具备可靠的保障措施下才能得以实现。合同债权保全制度旨在保护债权人的债权不受损害,当债务人的财产减少或应增加而未增加时,债权人可以依法采取措施保证其债权的实现。中国《合同法》第73条和第74条确立了由债权人的代位权和撤销权组成的合同债权保全制度,使代位权和撤销权成为债权人重要的实体权利,填补了立法上的空白。
债权人的代位权是指当债务人不行使其对第三人享有的权利,导致债权人无法行使自己的权利时,债权人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代替债务人行使债务人的权利,以保证自己的权利不受损害。债权人的代位权适用于债务人消极不作为的情况。债权人的代位权和债权人的债权范围相关,债务人行使代位权所需费用由债务人承担。
债权人的撤销权是指当债务人放弃对第三人的债权或无偿转让财产,导致债权人受损时,债权人可以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如果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并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况,债权人也可以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债权人的撤销权适用于债务人积极行为的情况。债权人行使撤销权所需费用由债务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