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转让的限制性规定都包括了哪些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3-03
债权转让又称债权让与,是指在不改变合同内容的合同转让,债权人通过债权转让三人订立合同将债权的全部或部分转移于三人。那么债权转让中有哪些限制性规定呢?接下来让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
债权转让的限制性规定
一、主体方面的限制
根据《合同法》第79条的规定,合同债权可以转让,而对转让主体并没有进行限制。因此,可以理解为:不论债权人的性质和形式如何,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处置债权。
二、客体方面的限制
合同债权的客体可以是物、行为或智力成果。然而,合同债权的主要客体是行为,即债务人应履行的特定行为。这些行为可以被取代或代替,比如那些没有技术含量和特定要求的行为。然而,某些行为是无法被代替或取代的,比如与行为人的信誉、技能和能力密切相关的行为。如果这些行为由他人代为履行,必定会影响合同的目的。
三、内容方面的限制
根据合同自由原则,当事人可以在订立合同时或合同订立后特别约定,禁止任何一方转让合同权利。只要此约定不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和社会公共道德,就能产生法律效力。任何一方违反约定而转让合同权利,将构成违约行为。因此,如果合同中有特别约定不得转让的合同权利,是不允许进行转让的。
四、形式方面的限制
根据《民法通则》第91条的规定,依照法律规定应由国家批准的合同,债权人在转让权利时,必须经过原批准机关的批准。如果原批准机关对债权的转让不予批准,那么该转让将是无效的。综上所述,虽然债权转让是一项法定权利,但在行使该权利时,受到许多条件的限制。为了使债权转让具备法律效力并得到法律保护,必须确保债权转让的合法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