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转让的法律规定及注意事项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转移 > 债权转让法律知识

债权转让的法律规定及注意事项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6-10

 
140605
债权作为法锁的观念虽已消失,但债权转让只是主体上的变更,如果存在债的主要内容变更,则发生新的合同关系,而不属于转让性质。债的内容变更包括种类、数量、标的物品质规格、债的性质、期限、履行地和履行方式、结算方式、违约责任等等方面。

债权转让的条件

1. 债权的合法有效性和不违背社会公共利益

债权转让的前提是债权的有效存在。转让人不能将无效或已消灭的债权转让给他人,以保护受让人、国家和集体利益。这一限制旨在防止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

2. 转让不得改变债权的主要内容

债权转让只是主体上的变更,不能导致债权的主要内容发生变化。如果债权的主要内容发生变更,则会涉及新的合同关系,而非转让。

3. 转让人与受让人必须达成债权转让协议

债权转让是一种处分行为,必须符合民事行为的生效条件。转让人必须具备处分能力,即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双方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否则债权转让无效。如果一方当事人采取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的手段,转让也将无效。在合同被撤销后,受让人已经接受债务人清偿的,应当返还原债权人作为不当得利。

4. 债权必须具有可转让性

根据债权的原理,某些合同是不可让渡的,因此其债权也不可转让。例如,基于个人信任关系产生的债权、以特定身份关系为继承的债权、不可分割的债权以及因继承而产生的遗产给付请求权等。

5. 债权转让必须通知债务人

各国民法对债权转让是否需要债务人同意或通知存在不同的主张。一种主张是自由主义,即债权原则上可以自由转让,不需要债务人的同意或通知。另一种主张是通知主义。

6. 债权转让必须遵守一定程序和手续

根据《民法通则》第91条的规定,如果债权转让涉及需要国家批准的合同,必须经过原批准机关的批准。根据《合同法》第87条的规定,对于法律规定需要批准、登记等手续的转让权利或转移义务,必须依照规定办理。换言之,一般合同的成立是基于当事人的自愿原则,但对于法律规定需要国家批准的合同,不得随意转让,未经原批准机关的转让是无效的。
延伸阅读
  1. 债权转让生效的情形有哪些
  2. 债权拍卖是怎么拍卖的
  3. 债权转让协议是否需要缴纳印花税
  4. 关于担保贷款能转让债权吗
  5. 个人债务转让有哪些步骤

债的转移热门知识

  1. 债权的转让有哪几种情况
  2. 债权转让人承担何种责任
  3. 债权转让登报如何收费
  4. 债务人转移财产应该怎么办
  5. 借贷宝欠条怎么处理
  6. 被逼所写欠条可以撤销吗
  7. 没写借条该怎么要回借款
债的转移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非法经营罪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4.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5.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6.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7. 金融借款纠纷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民间借贷还款协议书范本
  2. 公司还款协议书范本
  3. 房地产抵押合同范本
  4. 担保借条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