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7-09
债权转让合同的双方必须出于自愿,没有受到胁迫、欺诈或恶意串通等行为的影响,以确保合同的有效性和可撤销性。
转让人必须有权处分债权。如果转让人无权处分债权,除非得到权利人的确认,受让人即使是善意的也不应该获得支持。善意取得制度主要适用于有形物和物权,依赖于占有或登记作为公示手段。由于债权本身没有实体,并且原则上没有公示的方法,因此善意取得制度不适用于债权转让。
债权转让行为必须符合程序要求。例如,在处理不良贷款债权时,我国有政策性规定,要求正确评估债务人的偿债能力,并经过审批后通过拍卖或招标进行处置。如果处置不符合程序要求,债务人有权提出异议。尽管根据合同的相对性原则,只有合同双方才能对合同发表意见,但在实际操作中,作为转让人的资产管理公司往往不参与诉讼。
就债权转让而言,权利的转让涉及债权人和第三方,虽然与债务人在履行义务方面有关,但从权利转让这一特定的法律关系来看,与债务人无关。
然而,并非完全没有关系。债权转让合同的主体虽然不涉及债务人,但根据合同法第80条的规定,转让合同必须与债务人有关才能生效。该条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时,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产生效力。
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债权人转让债权必须与受让人达成转让协议。达成协议只是合同成立,但尚未生效。合同成立后,债权人应及时(在合理期限内)以适当的方式通知债务人债权的转让事宜。债务人必须收到债权转让通知并知晓其内容。在此时,转让合同开始生效。因此,转让合同的生效时间是具备生效条件并开始生效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