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担保及其法律特征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3-10
大家都知道,物权担保能够很好的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对于大家来说,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是物权担保呢?物权担保及其法律特征又有哪些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就来给大家说一说物权担保及其法律特征的相关知识,希望小编整理的知识可以为大家答疑解惑
物权担保及其法律特征
一、担保物权的定义
担保物权是一种与用益物权相对应的他物权,其目的是为了确保债权的实现而设定的。担保物权的内容是直接取得或支配特定财产的交换价值的权利。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公民和法人之间以债务形式产生的经济联系日益频繁。因此,保障债务特别是合同债务的履行对于维护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秩序、保护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
二、担保物权的特征
担保物权作为物权的一种,具有以下特征:
1. 物上代位性
担保物权的效力不仅适用于担保物本身,还适用于担保物的变异物、赔偿金、补偿金和保险金等代位物。换句话说,如果担保物灭失,设于其上的担保物权也随之灭失。然而,如果抵押物灭失后获得的赔偿金等作为担保财产存在,担保物权人仍然享有优先受偿权。
2. 物上请求权
物上请求权是指在抵押权等担保权设定后,如果担保人或其他第三人的行为导致抵押物价值减少,担保权人可以行使物上请求权,要求担保人和第三人停止侵害、恢复原状、消除危险或排除妨害等。其中,对担保人行使的权利称为保全权。
3. 价值性
担保物权人享有物上请求权,担保物权具有物上代位性。其法律依据在于担保物权是一种价值权,即担保物权以标的物的价值确保债权的清偿为目的,以取得标的物一定价值为内容。与用益物权以标的物的使用价值为内容形成鲜明对比。因此,如果有人故意减损担保物的价值,就会危害担保权人的权益,担保权人当然有权制止(物上请求权)。如果担保物的价值发生转变,担保权人的权利仍然适用于转变后的价值形态(物上代位性)。
4. 不可分性
担保物权所担保的债权可以由债权人就担保物的全部行使其权利。抵押权的不可分性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含义:1. 抵押物的一部分灭失,剩余部分仍然担保债权的全部;2. 抵押物被分割,每个分得的部分仍然担保债权的全部;3. 债权的一部分消灭,未消灭部分仍然对抵押物行使全部权利;4. 债权被分割,每个分得的部分债权仍然对抵押物行使全部权利;5. 抵押权设定后,如果抵押物价值上升,债务人无权减少担保物;如果抵押物价值下跌,债务人无义务补充担保。
5. 优先受偿权
(一)优先受偿权的实现条件1. 抵押权必须有效存在;2. 债务必须已到期,且债务人未履行。(二)实现方法1. 协议方式:当事人可以协议折价、拍卖、变卖。但该协议不得损害其他债权人的利益,否则其他债权人可以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请求法院撤销该协议,即援用《合同法》第74条的债权人撤销权制度。2. 诉讼方式:只有当事人无法达成协议时,才需要司法介入,即由法院拍卖、变卖该财产。在实现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1)抵押物的价值只有在实现时才能最终确定,因此可能出现高于原估价或低于原估价的情况。如果高于原估价,则超出部分应返还给抵押人;如果低于原估价,则不足部分转为一般债权,仍由债务人负责清偿。(2)由于抵押权人享有优先受偿权,如果抵押人破产,则抵押财产不计入破产财产,抵押担保范围内的债权也不计入破产债权。
6. 其他特征
- 价格的确定:折价或变卖时,应参照市场价格。- 担保范围:根据《物权法》第173条的规定,如果没有明确约定,担保物权的担保范围包括主债权及其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保管担保财产和实现担保物权的费用。- 存续期间:抵押权是一种他物权,不适用诉讼时效制度,但抵押权有存续期间。该存续期间是法定的,不允许当事人自由约定或登记机关规定,以体现物权法定主义。存续时间的长短由《物权法》第202条的规定取代了《担保法解释》第12条第2款的规定。即抵押权人应在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间内行使权利,否则预期法院将不予保护。此外,《物权法》第202条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含义,即质权的实现期间是没有期限的。如果出质人催促质权人行使质权,而质权人迟迟不行使,就会导致质权的消灭或者不受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