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6-20
民间借贷常发生在亲戚朋友之间,通常以口头协议形式建立借款关系。然而,如果借款人否认借款事实并将纠纷诉诸法院,出借人将因无法提供证据而败诉。
根据最高法院司法解释第四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审查借贷案件时,应要求原告提供书面证据;如无书面证据,应提供必要的事实证据。对于不具备上述条件的起诉,裁定不予受理。”因此,出借人必须提供书面证据以支持其诉讼请求。
如果出借人明知借款人借款用于非法活动,例如赌博、走私、诈骗、贩卖毒品或枪支等,仍然借款,则属于违法借贷。这种借贷关系不受法律保护。出借人不仅无法追回借款,还可能面临民事、行政制裁,甚至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最高法院司法解释第10条的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等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愿的情况下形成借贷关系,应认定为无效。”因此,借款必须是自愿的,否则借贷关系将被视为无效。
不论与借款人关系多么密切,借款时必须出具借条,并明确双方的真实姓名、借款金额和还款期限。最好能找一个与双方没有利害关系的人作为证人,在借条上签字见证。这样,在发生纠纷后,出借人可以依据借条通过诉讼途径追回借款。
借条一般要求借款人亲自书写并签字,并盖上手印。如果借款人因无法书写等原因无法亲自签名,则必须盖上手印,并找他人作为见证人签字或盖章。借款人还可以在盖章的同时录音,以补充佐证。只有这样,借款才能确保无懈可击。
借款到期后,出借人必须在两年内及时催要借款,且每次催要的时间间隔不能超过两年。在催要时,最好提供书面催款资料,并让借款人在资料上签字确认。或者可以采用录音方式保留催要的证据。借款数额较大时,也可以选择公证方式保留证据。只有这样,出借人才能享有不超过法定诉讼时效的债权。
在还款时,出借人必须及时收回借条,或让借款人当面销毁借条。如果无法立即收回或销毁,必须让出借人出具收条,详细说明还款情况,作为自己已偿还借款的证据,以防止日后出借人以借条为依据重复索要。在分次偿还等情况下,无法收回或销毁借条时,应在借条上注明还款数额、日期等,或让出借人出具当期还款的收据。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麻烦。
此外,借贷双方还应注意,如约定的利息过高,并且出借人往往是为了获取比银行存款更高的利息而借款给他人。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民间借款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对于约定的利率高于银行同类贷款利率四倍的情况,超出部分是无效的,将不会得到法律保护。因此,那些想通过所谓的“高利贷”获利的人应谨慎行事。